春天來了,萬物復蘇。

此時,我們身體內的陽氣也悄悄升起,大自然的清新力量正引領着體內的垃圾與濁氣往外排。

在中醫理論中,脾被親切地贊譽爲 氣血生化之源,它主運化、升清。

溫柔的春風輕拂過臉龐,我們體內的脾也會跟着歡快起來,煥發着新的活力。

因此,在這充滿希望的季節裏,我們更應該細心呵護脾髒,助力身體順暢地排除累積的廢物。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三種脾胃特別喜愛的食物吧,它們可是春天裏的最佳拍檔哦。

茯苓

平價的【九大仙草】之一

茯苓,靈秀的菌種,靜靜依偎在松樹旁。

雖不起眼卻貴爲“九大仙草”之一, 平價、好用。

它味道清新微甜,性情溫和,安全無害,能深入肺、脾、小腸三經。

正如《雷公炮制藥性解》所記載:

茯苓主要能夠補充脾氣,促進小便排出,緩解煩渴,平定驚悸,長期服用還能延年益壽。

茯苓的絕技在於行水,既能助水液從皮膚透出,又能讓多余水分隨小便排出。

《世補齋醫學》指出,茯苓是治痰要藥。

痰由水溼生,茯苓利水;痰隨溼動,茯苓行溼。在衆多利水藥材中,茯苓能化痰,實屬難得。

展开全文

茯苓塊不易溶於水,但久泡久煮便能充分釋效。若想簡便,茯苓粉也是佳選。

如果你正爲溼氣重導致的脫發煩惱。

不妨試試岳美中推薦的食療方——一味茯苓飲。

年輕人脫發,除了腎虛,溼氣重和痰溼多也是元兇。

毛囊裏溼氣痰溼堆積,就像土壤板結,頭發怎能茁壯?

自然界的優質土壤,雨後水能迅速滲透,不積水溼。

同理,體內靜止的水溼久了,也會變濁發臭。

茯苓的妙處,在於能引導毛囊裏的“臭水”下行排出,毛囊環境改善了,頭發自然長得好。

痰溼污水少了,氣血就能順暢滋養頭皮,頭發自然 長得好。

而且,不少朋友用了茯苓,不僅頭發變好了,皮膚也光滑了,臉上不油膩,便便也成型了。

這一切,都是因爲體內溼氣少了,氣血不再被溼氣拖累,身體慢慢能養好自己了。

山藥

慢慢把痰排出來

說到養脾胃,山藥這位“養生達人”可不能不提。

它味道甘甜,性格溫和,跟肺、脾、腎三經關系鐵得很,《神農本草經》裏都把它列爲上品呢。

書中記載:山藥味甘溫,補虛羸,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民國名醫張錫純也對山藥贊不絕口,說它性平,日常喫最合適不過了。

他建議咱們直接用新鮮山藥煮汁喝,堅持喝一段時間,你會發現,整個人都舒坦多啦。

從中醫的角度看,脾是肺的母親。

媽媽身強體壯,孩子自然也是活力滿滿;媽媽要是虛弱了,孩子也跟着沒了精神氣兒。

你有沒有發現,有些人病好了以後,咳嗽還是纏纏綿綿,那種虛弱的咳,好像全身的力氣都被 抽走了。

這時候,山藥水就是個暖心的小夥伴,能幫你把身體裏的那點小邪氣趕出去。

春天,天氣說變就變,一不小心就受寒了。

當你覺得一股寒氣直往骨頭裏鑽,开始打噴嚏、流清鼻涕的時候,趕緊煮點懷山藥水,大約50克就行。

趁熱乎乎地喝下去,然後鑽進被窩好好睡一覺。

此外,山藥還能幫我們通順腸道,改善便祕,還能養膚美容,排痰解渴……

白扁豆

脾胃最喜歡的谷物

白扁豆,這被譽爲“脾之谷”的谷物, 脾胃超愛的美食之一。

《本草綱目》說它性質溫和平衡,能通達三焦,化清降濁。

簡單說,白扁豆擅長治療脾胃的疾病,能健脾,還能祛溼。

它調節身體水液代謝,升清降濁,專門解決中焦脾胃的小毛病。

脾胃最怕溼氣,溼氣讓氣血運行不暢,身體就不舒服。

所以,祛溼健脾都很重要。

祛溼不健脾,溼氣除不盡;健脾不祛溼,效果也減半。

天氣變暖,溼氣加重,白扁豆來幫忙,煮湯、煮粥都行,帶來滿滿溫暖和舒適。

健脾祛溼,不只是紅豆薏米的專利哦。

脾胃超愛的“一根寶”——山藥,“一谷珍”白扁豆,還有“一仙草”茯苓,這些都是好搭檔。

可以單用,也可以一起用起來。



標題:這3個脾胃喜歡的食物,很適合在春天裏喫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589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