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2月22日香港正式上映,作爲國產電影最高票房、最大爆款,這部電影不但備受觀衆關注,行業也給予很高期待。

因此,《哪吒2》香港地區的上映一直懸而未決,就是因爲香港本土各大發行公司都在爭奪這塊大“蛋糕”,最終姍姍來遲,2月22日才得以上映。

按照英皇主席楊受成的說法,《哪吒2》被香港本土四大發行方爭搶,最後是中央出手“調停”,促成四家發行商一起合作。這四家都是香港本土老牌電影公司,分別爲黃百鳴執掌的東方影業、洲立影片、銀都機構和楊受成掌舵的英皇電影。

敲定上映事宜後,四家發行商給了《哪吒2》最高禮遇,2月18日晚的首映禮嘉賓雲集,不但發行公司老板到場,蔡思貝、任達華等明星也到場助陣,首映禮之後就开啓了預售。

展开全文

目前預售情況來看,上座率很高,特別是IMAX等巨幕廳很受歡迎,這部票房已經邁過128億大關的爆款電影,本來在香港肯定是勢如破竹、被人爭搶觀看才對,但看到票價,以及研判整體環境,就沒那么樂觀了,說難聽點,《哪吒2》在香港的票房沒戲了。

理由1:看到票價吐血,實在貴到離譜!

今年春節檔大家都抱怨票價太高,確實,幾部電影的平均票價都逼近50元,除了影院要提高利潤外,其實幾部電影的發行價也都比較高,以《哪吒2》爲例,普通版本結算價40元,IM AX等巨幕版本則高達45元。影院不可以低於結算價售票,否則就要自己貼錢,電影票價很難被“打下來”。

如果均價50都覺得貴,看到香港的票價絕對要吐出一口老血。

先來看IMAX,目前全球只有內地影院和觀衆還喜歡3D,香港電影院排的都是2D版本,以發行商之一的英皇旗下影城爲例,尖沙咀的英皇,闲時(上午)的票價120元,下午和晚上的價格高達150元!澳門地區的英皇影城,價格保持120元的均價,下午和晚上能稍微優惠一點。

但這個價格還是讓人倒吸一口涼氣,以我所在的深圳爲例,同樣是英皇激光IMAX,春節期間價格也就在100元左右,而對比一下,過了春節後影院票價下調,IMAX闲時的價格已經降至70元以下,相比而言,香港的票價貴了一倍。

如果說香港戲院較少、IMAX相對緊俏,那普通廳應該優惠點吧?結果看了下,早上和上午的闲時場65元,中午的場次85元,而到了下午和晚上的黃金場,普通廳也飆升到120元,相比深圳,翻兩倍都不止,實在是貴!這么貴的票價,勢必會勸退一部分觀衆。

理由2:這么貴不如到內地觀看

匯率接近1:1,香港和深圳之間的口岸越來越多,加上e通道自主通關逐步增加,通關效率提高,越來越多的香港市民鐘情於北上深圳,喫飯、遊玩、商場超市購物不亦樂乎,性價比實在太高,要比香港本地有性價比。

之前有數據統計,最高峰香港入境深圳多達46萬人,而目前依然維持在日均20萬人左右。要知道香港一共才700多萬人口,這意味着很大比例的香港人都習慣於到深圳娛樂消費。

看電影,絕對是他們必選項目之一。

要知道深圳影院多、影廳多、銀幕大、價格便宜,與其在香港花150看較小的銀幕,來深圳花不到70塊錢看更大的銀幕不香嗎?如果不選IMAX,普通廳不到50塊錢就能看場電影,同時還能喫個飯、买東西帶回去。

所以,深圳會分流很大一部分香港觀衆,從而影響香港本土的票房收入。

這還不算。通常來說,情況都是反過來,內地觀衆會去香港看電影,這是因爲大部分電影往往是香港率先上映,然後內地才會跟上,比如諾蘭的《奧本海默》,香港上映就提前很久。

但這次《哪吒2》不同,香港比內地晚了20多天,一部分想看這部電影的觀衆,可能早就來深圳看完了,這就又分流了一部分觀衆。

理由3:上映太倉促,准備不足

如前文所說,香港發行商肯定是爭分奪秒,想盡快讓《哪吒2》在香港上映,無奈各家爭搶,遲遲懸而未決。而在拉扯期間,發行商也沒有辦法動作,前期宣傳、物料准備這些都沒有,更重要的是,沒有做粵語配音。

就和內地觀衆聽粵語會有一定障礙差不多,香港觀衆聽普通話配音,顯然也沒有粵語那么“順耳”,但從目前的排片來看,都是普通話原版配音,香港發行商沒有時間做配音、做拷貝,只能硬着頭皮上,這也意味着,字幕也都是簡體中文,而沒有搭配繁體、匹配粵語語法和語境的字幕,這也是一道不小的阻礙。

最後,香港的電影市場其實一直就那么大,時至今日,票房過1000萬都差不多可以开慶功宴了,票房1個多億的電影都能進香港本土票房榜前幾名,所以《哪吒2》在香港的票房注定不可能太高,我的預估是三五千萬左右,如果真能過億,導演餃子也可以在辦公室开瓶香檳慶祝一下了。



標題:《哪吒2》香港票房堪憂,票價勸退觀衆,比內地貴一倍還多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543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