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於冬敗給了王長田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號: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魔音甜菜。
95.1億,創造歷史!
當“哪吒”帶領今年春節檔一飛衝天之時,其自身也在進一步刷新中國電影票房紀錄,多方給出《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最終80億+的票房預測,隨之,“王長田還是保守了”衝上熱搜,畢竟當初光线影業總裁王長田曾在春節檔开战之前預測《哪吒2》要達70億,業內人士和網友還都認爲老板“在开玩笑”。
《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預測超80億
王長田的“超自信”打了所有人的臉,但是,另一位影企大亨的“自信”卻打了自己的臉。
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對於《蛟龍行動》寄予厚望,他在採訪裏說道:“我覺得未來五年之內,都不會再有這樣的大制作中國影片了,包括今年好萊塢,也沒有今天這樣一個制作成本再去做一部這樣的超級大片了。”
然而,這部被於冬認爲要超越《紅海行動》的“超級大片”,從定檔、預售、排片到首日票房、开分口碑、後期走勢,都無法體現出市場期待值、照亮出“逆襲之路”。
“懇請你們親自看看《蛟龍行動》,看看它是不是一步值得排片給觀衆看的電影,值不值得擁有一些黃金場的電影。”
於冬參與《蛟龍行動》路演
2月2日大年初五,於冬發布了第二條朋友圈,繼續表示《蛟龍行動》絕不會撤檔,另外一個重點是,懇請影院經理們爲這部博納主旋律大作給一些有效的排片場次。
從痛斥“黑水”,到求黃金檔排片,於冬不想就此認輸,但現實是殘酷的。《蛟龍行動》春節檔裏票房墊底,只有2.74億,位居首位的《哪吒2》檔期票房卻高達48.39億。
這一次,於冬敗給了王長田。
如果把《蛟龍行動》視作《紅海行動2》,《紅海行動》與《哪吒之魔童降世》此前票房分別爲36.52億和50.35億,爲何兩部續集的票房相差如此十萬八千裏?
作爲重要檔期裏經常交鋒的兩位老战友,在過往春節檔裏,於冬曾憑借《紅海行動》《長津湖之水門橋》《飛馳人生2》等影片屢次佔據上風,爲何這次的對決結果,卻來了一個“天差地別”?
《紅海行動》劇照
是影片質量問題嗎?絕非是。
於冬需要反思的是,過往操作順利的博納式主旋律電影是不是在當下已然不合時宜。畢竟王長田都帶領《哪吒2》步入中國動畫電影的下一個level,於冬怎能對於沒有完全被顛覆的七年前的“自己”,有更強的自信心?
這背後是兩家傳統影企不同制作路线的選擇,在這次春節檔結下了不同的果子。更重要的是,也折射出了依舊能夠創造奇跡的中國電影市場需要何種“自信”。
01 博納式主旋律,首次敗走春節檔
無論是在线下路演還是朋友圈表態中,博納影業總裁於冬都連番表示《蛟龍行動》遭遇了不公正對待,一是電影遭遇了“黑水”的故意抹黑,二是這部電影在排片上多是早晚場,懇請影院經理們多排一些白天的有效場次。
在印象中,這是於冬首次在公开場合,希望用個人的影響力爲旗下電影爭取到繼續生存的空間。這大抵也是首次,其以“輸家”的姿態爲自己的電影鼓與呼。
往年的春節檔,博納不曾做過一次輸家。
早期的《澳門風雲》系列,2018年的《紅海行動》逆襲成爲當年春節檔冠軍,2022年《長津湖之水門橋》拿到了40.67億票房成績,2023年《無名》頂着程耳式文藝強調也拿到了近10億元的票房成績,2024年參與出品的《飛馳人生2》從口碑到單日票房陸續逆襲《熱辣滾燙》……
圖源:燈塔專業版
過往,這家春節檔常客通過一部部電影證明了自身較硬的制作實力,也塑造着春節檔的樣貌,尤其是2018年《紅海行動》的逆襲,讓春節檔擁有了更加豐富的性格,這個檔期不再是合家歡、喜劇電影的天下。
簡而言之,博納之於春節檔的行程與塑造,擁有着特別的意義。
然而,過去的輝煌成績反而映襯出《蛟龍行動》時下的尷尬。
非“事後諸葛亮”地說,《蛟龍行動》在上映前就已經顯露出“不合時宜”。最突出的事情即是,影片在營銷物料中強調中方演員爲避免軍事機密泄漏,需要口背台詞以及避免與外籍演員接觸,觀衆直接吐槽表示,那看電影豈不是將機密全給泄露出去了。
《蛟龍行動》宣發
這就是《蛟龍行動》在當下的尷尬境遇。主旋律類型片在市場層面正在遇到某種尷尬,近期發生的王星事件之後,坊間就流傳着另一種輿論走向,甚至包括對《战狼3》的種種指摘。
本質上,無論是觀衆吐槽《蛟龍行動》的宣傳,還是民間情緒的流動,都代表着都代表着時下主流觀衆對這一類型題材審美的變化。
博納作爲這一領域的开創者,卻沒有敏銳地覺察到市場一端的變化,或者說是於冬的“自信”故意不去理會這種變化,以至於《蛟龍行動》從未有在2025年春節檔有過任何一絲好的市場競爭環境。
《蛟龍行動》劇照
博納式主旋律,首次敗於春節檔。這種敗走,從根本來看,與電影質量沒有太多的關聯。
拋开所有場外因素,《蛟龍行動》是一部合格的商業大片,一部標准的軍事動作類電影,延續了博納主旋律電影的制作慣性,唯一的變化是,曾經那個喜歡看主旋律大片的市場觀衆發生了變化。
畢竟在這屆春節檔裏,大部分觀衆更喜歡爲陳思誠《唐探1900》裏的“主旋律”巧思而歡呼,並有一些觀衆對這部本該主打懸疑與喜劇的影片,因爲家國情懷情緒的恰當引入,給出了“系列最佳”的評價。
02 於冬和王長田,交手最多的兩位“友軍”
至少在五年前,隨着12月賀歲檔的式微,中國電影市場已然淪爲了春節檔、國慶檔和暑期檔三大檔期稱雄電影市場的格局,而頭部的電影公司們,都需要在這些大檔期中,去斬獲一個最好的收成。
簡而言之,大檔期就是頭部電影公司們兇殘的鬥獸場。
博納於冬和光线王長田,是互爲敵手最多的兩位民營電影公司的掌門人了。
事實上,形成這種格局還有一大背景緣由,作爲曾經“民營六大”的華誼兄弟、北京文化、萬達影業或是樂視影業,在過去八年時間裏都遭遇着種種“變故”,伴隨着2024年萬達電影收編於儒意,於冬和王長田也“被迫”成爲了一對互相徵战多年的敵手。
據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不完全統計,兩位掌門人過往多年的“狹路相逢”(以春節檔、國慶檔的同步上映爲例)包括——2016年國慶檔博納《湄公河行動》遭遇光线《從你的全世界路過》、2021年光线《五個撲水的少年》叫板博納《長津湖》、2023年光线《堅如磐石》直面博納參與出品的《志愿軍:雄兵出擊》;2022年春節檔光线《狙擊手》再次VS博納《長津湖之水門橋》、2023年春節檔博納的《無名》遇見光线的《滿江紅》《深海》、2024年博納參與出品的《飛馳人生2》對決光线的《第二十條》……
圖源:燈塔專業版
從這個名單看來,除了《無名》大負《滿江紅》、《堅如磐石》贏過《志愿軍:雄兵出擊》之外,其余都是博納的勝利,博納主控的主旋律類型更加突出。
這個過程中市場可以看到,於冬領銜的主旋律制作無出其右,找到了一種“家國情懷+港式類型片”的博納式主旋律創作路线,這是於冬和他的“博納時代”。
另一邊的王長田則在多類型裏迸發出更多可能性,無論是意圖以小博大的青春片、尋找社會共鳴感的現實題材,還是不斷升級的中國動畫類型野心,王長田與光线強類型化發展之路更加多元、試錯成本也更高。
時間來到2025年春節檔,於冬拿出了《紅海行動》的續作《蛟龍行動》,王長田則是將此前創造過中國電影票房紀錄的《哪吒》系列第二部拿了出來,可謂強強對話。
《哪吒之魔童鬧海》劇照
自大年初一开始,兩部電影就走出了截然不同的票房曲线,《哪吒2》獨一檔存在直接奔着新的票房紀錄去了,而《蛟龍行動》則無聲無息地應聲倒下,無一絲翻盤的可能性。
回過頭來看於冬的那條朋友圈,於冬說:“作爲一名電影發型战线的老兵懇請各位院线同仁在春節檔往後的日子裏,多給《蛟龍行動》一些有效場次,讓更多觀衆可以在他們何時的時間選擇《蛟龍行動》。”
這種呼籲大抵是徒勞的,從影院的邏輯來看,他們沒有動力去將更多的有效場次給到一部票房產出比偏少的電影,一路奔着新票房紀錄走的《哪吒2》才是那個最佳選擇。
圖源:燈塔專業版
事實上,在這個話題下,能夠想到的更多的是另外一句話——你不能夠在你輸的時候去呼喚市場的“公平”。
一個事實是,當《長津湖》系列拿到絕對優勢的排片佔比時,也沒有在那時呼籲將更多的有效排片給予其它電影。
即便我們都認同《蛟龍行動》不該如預測的那般只有4億不到票房。
03 不同路线下的兩種果實
博納和光线在過去十年中,各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類型創作基本盤。
博納是主旋律電影創作,控制住國民情緒的公約數,而光线則是在青春片的基礎上,不斷押注動畫電影的創作,以尋求年輕人的對話共振。
從2016年國慶檔上映的《湄公河行動》,到2018年逆襲春節檔的《紅海行動》,再到長津湖系列,一定程度上,博納就是主旋律電影的代名詞,到了2025年春節檔敗下陣來的《蛟龍行動》,這十年間,是博納主旋律電影的一個成長周期。
《湄公河行動》劇照
可以說,博納的主旋律創作不僅給電影市場在過去十年間增添了新動能,也給自己贏得了十年時間的發展,但《蛟龍行動》此番在票房上的失敗也是醒目的——博納主旋律電影的首次重大失利。
這也給博納影業以及整個電影行業敲響了警鐘。電影市場在不斷變化,觀衆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沒有一個類型會永遠成功下去。
如果說,博納以“內”爲核心,單一認准國民最大情緒洪流走向,在主旋律類型化的領地中不停地搞大制作,那么,光线在過去十年間創作方向上的動作,除了入場一些頭部影片之外,可以簡單歸結爲——“青春光线”與“動畫光线”,而後者的背後是更加突出對“外”表達,尋找同步全球甚至領先全球的類型對話機會。
在2015年《大聖歸來》斬獲近10億元票房之後,光线就啓動了投資“中國動畫”的過程,彼時一個說法是當時一半的初創動畫公司是靠拿光线的錢存活着的,這當然是一種誇張,但光线投資動畫電影公司也是事實,其中最著名的三家公司分別爲:制作《哪吒》系列的可可豆動畫,“大聖”的制作公司十月文化,以及《大魚海棠》的制作公司青空繪彩。
《大魚海棠》劇照
在總結中國動畫電影格局時,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曾強調過兩種模式,一是出品《長安三萬裏》等動畫的追光動畫,第二種則是投資動畫公司的光线模式。前者對產能擁有絕對的控制權,而後者則屬於一種廣撒網式的布局,希望能兜住大魚。
毫無疑問,兩部《哪吒》系列就是光线對中國動畫產業布局中,能夠兜住的最大的“魚”,而且這個漁網未來還可以繼續兜更多的魚,這個就是王長田此前心心念念的“中國神話宇宙”。
2022年,在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強國論壇上,王長田稱光线花了幾年時間梳理中國有史以來的神話,要重新構造一個由三五十部電影構成的中國神話史。可以這么說,未來光线的絕大部分投入,即押注給了動畫電影,在《哪吒》系列之後,下一部備受期待的電影大抵就是《大魚海棠2》和《大聖鬧天宮》了。
《大聖歸來》劇照
在於冬的那條朋友圈中,他還說道:“《哪吒2》我看了,非常出色的作品,但這樣的作品制作難度之大,五六年才出一部,那么其它時間影院放什么?”
這句話帶有一定的偏見,但也指出了部分的事實,即動畫電影的制作周期相對於真人電影而言稍長。畢竟動畫電影的IP屬性,之於電影宇宙等方面的搭建優勢,也是無可比擬的。
在長達多年的較量之中,王長田的中國神話宇宙搭建才剛剛开始,而於冬的主旋律電影似乎走入到了一個分叉路口。
這是兩位電影大佬,十年之前種下的不同的種子,在今天結下的兩種果子。
對決沒有結束,市場還在變,觀衆也在變,類型需求繼續會變,於冬和王長田都需要找到各自新一輪的“變”。中國電影在未來仍舊迫切需要這兩位日夜兼程者帶給產業一次又一次積極塑造。
標題:這一次,於冬敗給了王長田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9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