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教育領域發生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江西省教育廳宣布,2024年全省計劃僅招聘中小學幼兒園(含特崗)教師4986人,比2023年的10967人下滑54.7%。

同時,進一步推進規模小的學校基本優化,集中力量辦鄉鎮中心學校。

第二件事,今年全國新增1924個碩士點、831個博士點,高等教育繼續擴招。

第三件事,教培行業枯木逢春。

國務院下發紅頭文件,特別強調:推動社會培訓機構面向公衆需求提高質量;滿足大衆多元化學習需求;激發教育和培訓消費活力……

句句不說,卻又字字不離教培兩個字。

這三件事,或許可以串起來看。

小孩越來越少、生源下滑嚴重,還需要那么多老師嗎?

但現在就業形勢如此,教師減招了,多出來的這些年輕人怎么辦?要么繼續深造或考公,要么就給他們提供能發揮專業的工作。

不論最終是否能安排妥當……

教師這個鐵飯碗漏了,必將深刻影響整個教育系統。


01理論上過剩,實際上呢?


形勢的轉變,比想象中快得多。

北京師範大學預測稱:到2035年,全國將有150萬小學老師、37萬初中老師崗位過剩。

這個預測,是否誇張了?

得分三個方面看。

首先看生源數量。

我國出生人口下滑的拐點在2016年,當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

此後,平均每年下跌超過100萬人,且最近三年加速越來越明顯。

小孩一般是3-4周歲上幼兒園,也就是從2019-2020年开始,幼兒園數量必然會逐步減少。

這一點與統計的數據吻合,2019年確實是全國幼兒園數量的轉折點。

此後幾年至今,有關“幼兒園關停潮”的新聞,一直熱度不減。

短短幾年,就從“報名難”變成了“招生荒”,曾經“一位難求”的央企機關幼兒園,也不例外。

這股浪潮,很快就蔓延到小學。

小孩一般是7歲左右上小學。

也就是從2023年开始,少子化的效應,會使得小學入學人數出現大幅縮縮減。

家裏有小孩的一定能感受到,從去年开始,各地小學招生確實是冷清了不少。

同樣的道理,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學4年……

到2029年,全國初中生开始出現生源明顯不足現象;到2032年,擴散到高中;2035年,擴散到大學招生。

……

根據這種算法,最早到2032年,全國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子,都將出現全方位減少。

比如教育內卷大省河南,2023-2027年,預計小學生數量、總在校生數量,將分別減少200萬人、190萬人以上,降幅均超過20%。

照這樣看,北京師範大學預測的2035年,並不誇張,反而還保守了。

時間上沒問題,數量呢?

學生少了,是不是就一定意味着教師大量過剩?

小學、初中教師過剩是肯定的,但會不會就過剩150萬、37萬這么多呢?

不能直接拍腦袋就說結論,必須還要看教師群體的自身的情況。

這幾年,是中國體制內退休的高峰,教師自然也不例外。

以下是教育部官網的統計數據。

全國共有約663萬在編小學教師,其中女教師486萬人,男教師177萬人。

按照現在的退休年齡算,到2032年,將有109萬小學女教師退休,58萬小學男教師退休。

而2032年的在校小學生,按7歲上一年級算,對應的是2019-2025年的出生人口。

2024年最樂觀的預計出生人口是882萬人,在樂觀的基礎上再樂觀,假如2025年也有882萬——

那么2019-2025年的出生總人口是1465萬+1202萬+1062萬+956萬+902萬+882萬+882萬=7351萬人。

2023年全國小學生數量爲1.08億人,相比之下,少了約2650萬人,下滑幅度約24.5%。

而退休小學教師佔現在教師群體的比例爲167/663≈25.2%,與學童數量下滑的幅度接近。

也就是說,即便從現在开始一個在編小學老師也不招,8年後也能維持現在的師生比例。

哪怕僅僅維持現在的規模,到2032年,也會有約167萬小學教師過剩。

初中、高中的算法依此類推,這裏就不再贅述了。

來源:教育部官網

但是,數字計算的結果,依然只是理論上的預測值。

現實中,不是說有學生就能招教師,還需要什么?需要錢。

缺錢,在當下這個時間節點是個非常現實而尷尬的因素。

還是以之前聊到過的山東省煙台市下轄的棲霞市爲例。

今年1-5月,該市公共財政收入下降了37.9%;稅收收入下降36.2%,非稅收入下降39.6%。

爲了節流,大幅削減公共預算是肯定的,其中教育補貼就削減了20.3%。

爲什么要以棲霞市舉例?因爲這是個富縣,人均GDP高達14萬元,遠超全國平均9萬元、以及西部平均的5萬元。

其他大部分地區的情況,只會更糟,不太好說……

從這方面看,教師大量過剩可能是個僞命題,預算降了,自然無法維持教師規模。

就算想大量過剩,也搞不起哦。

當然,不論從哪方面看……

社會對教師的需求都是越來越少,如果以後每年還是那么多師範畢業生, 他們能幹嘛去?

即便少數能力強、或者家裏有關系的,安排進了學校……

待遇也不見得會有多好。


02鈍刀子割肉


未來只能預測,究竟會發生什么還不一定。

從隔壁日韓的經歷,我們或許能看到一些影子。

2022年,韓國多所高中因生源不足關閉;2023年,日本有200多所大學因招不到學生,即將倒閉。

學校快倒閉了,多余的教師怎么安置?

大概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如果你是合同教師、沒編制,直接辭退。

第二種,有編制的,雖然不會馬上被辭退,但也不好受。

學生越來越少,先开始會把大班改成小班。

這樣做看似能解決問題,其實不然,因爲政府維持運轉花費的金錢並不會降低多少,相當於每個孩子的教育成本越來越高。

這些成本,學校可能承擔一部分,大部分則轉移到家長身上——也就是說,學費會越來越貴。

直到一個班只剩十幾個人,學校財政和家長的錢包再也扛不住了,就是學校倒閉的時候。

最後只能實行第三種方案,合並學校。

比如一個縣下面有5個鎮,每個鎮上都有一所小學。

現在,全部合並成一所縣小學。

原來鎮小學的老師們,也只有跟着到縣裏去工作。

但問題是,一所學校,怎么可能需要5所學校的老師?

供過於求的教師們,要么走關系分一個班、一個科目教,要么就被調崗,去看圖書館、或者進社區裏做公益。

說白了就是喫幹飯。

如果你是後者,一來你本來住在小鎮,現在每天要大老遠去縣小學上班,很累;二來,被調崗的職位基本都是工資低、福利低,而且極度無聊。

快退休的老人還好說,大多數年輕人都很難忍受。

慢慢地,不用別人說,你自己就會離職。

韓國淘汰教師去社區做清潔

如果你是在編教師,以上二、三種方案,似乎聽起來也沒有太糟糕。

但是,你是不是忘了一個前提,那是日韓的方案……

不管怎么說,日本韓國好歹是發達國家,人口體量也相對較小,有條件用相對溫和的手段,去處理過剩的教師團體。

中國不太一樣,教師群體規模太大,福利制度也沒那么完善,當然不可能照搬。

我們的手段,未必有那么溫和,尤其在當下這個節點。

根據上面的內容推測,我們的財政可能根本養不起現有規模的教師。

江西之前,這兩年各地紛紛出台了紅色預警、預案,許多省份高校已經停止師範專業擴招、甚至停招。

顯而易見,除了少數發達地區,大班變小班是不太現實的。

更普遍的現象很可能是,緊抓第一種方案,跳過第二種方案,部分參考第三種方案。

比如北京豐台區就提出,爲了防止教師躺平,正在研究退出機制:對在編不在崗、考核不達標的教師,進行辭退或調崗處理。

福建、浙江等地,也正計劃實行新的教師參聘制度,意味着老師們將成爲“合同工”。

爲什么這么做,稍微想想就明白了……

來源:北京市政府官網

時代變了,快得讓人猝不及防。

不過,一碼歸一碼。

以上內容,針對的只是行業,並不是說當教師就完全沒搞頭了。

恰恰相反,越是這種趨勢,教育可能會越來越卷。


03尾聲


預計到2040年,全國高考人數將不足600萬人,比現在少一半。

這是不是意味着,考大學就變得更容易了?教育不再內卷了?

不太可能。

我們要明白大學招生的本質目的是什么?是篩選人才,不是做慈善。

優勝劣汰的叢林法則,在教育這條賽道不會消失。

怎么才是篩選的最直接方法?那當然還是按比例招生,不然名校怎么維持競爭力?

現在是100人中招10人,以後只會是從50人中招5人,不可能依然招10個人。

在這種情況下,普通家庭的小孩想上好高中、好大學,只會越來越難。

原因顯而易見的,在互聯網無比發達的今天,幾乎任何知識,我們都能在網絡上獲取。

而在未來,AI會幫你把所有信息分門別類呈現在面前,知識獲取更加便捷。

隨着技術越來越發達,不論是大城市還是邊遠地區的孩子,在課堂上能學到的東西,理論上都是越來越少的。

這種情況,看似縮短了教育上的貧富差距,其實恰恰相反。

教育在社會中存在的本質,不會因每個人的平均水平上升而改變。

平均水平上升,大家都很優秀了,怎么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更優秀?

有條件的,大概率都會請私人教師,培養孩子真正的思考能力。

沒條件的,只能在信息大爆炸時代被動接受海量信息,沒人引導、失去思考能力。

技術越是普及,優質師資越會往私立教育集中。

不過到那個時候,教師這行當肯定算不上鐵飯碗了,流動性會非常大。

不論什么時候,教育最寶貴的資源,永遠是一小撮最優秀的教師。

只不過這個資源,永遠不可能均分。

我們常說人人生而平等,但這句話用在教育上,可能不太適用。



標題:江西省教育廳:教師減招54.7%!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4020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