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近期,劇集被平台分銷的消息可謂不絕於耳。

在近期开播的劇集中,如《四海重明》《孤舟》都在开播前被分銷到其他平台,尤其是諜战劇《孤舟》這部姜偉監制,並由曾舜晞、張頌文、陳都靈主演的重點項目,愛奇藝居然沒有堅持獨播,引來了不少討論。

同樣大體量的分銷項目還有張藝謀監制的《雪迷宮》,此前被爆出將被優酷分銷給咪咕視頻;優酷另一部8月大劇《前途無量》還被分銷給愛奇藝。

在過往認知裏,分銷劇似乎代表着平台對該劇的信心不足。

畢竟,真正具有差異化優勢的劇集,不但代表着平台真正的內容優勢,更是拉動長視頻平台會員數的利器,絕不會輕易交於他人之手;由此來分析,只有因爲成本或內容問題導致風險較大的作品,才會選擇與其他平台分擔風險。

但如此判斷顯然是不全面的。

展开全文

多平台拼搏劇集,存在版權分攤、版權分銷、版權置換等多種合作形式。

其中,版權分攤的劇集大多來自廣電系統自制和行業公司制作,屬於網播平台收購的版權劇,比如今年就有《大江大河3》《歡樂頌5》《江河之上》等,在各家廣泛發力自制的當下,這種情況其實是越來越少的。

而版權置換則是平台在分銷採購性價比不高的情況下,用手中的版權進行資源置換,比如愛奇藝《親愛的,熱愛的》與騰訊視頻《時間都知道》。但這類情況同樣比較少見。

最普遍的是版權分銷,而且在近幾年越來越常見。

其根本邏輯在於,各平台降本增效壓力加大的情況下,平台對於非頭部待爆內容,採取了越來越开放的態度,以此攤薄制作成本、拓寬營收渠道,在會員付費和廣告收入之外,打开更多元的收益體系。

或可佐證的是,不僅是國內平台之間,向海外流媒體售賣版權、改編權包括綜藝IP等操作,如今也比較普遍,同樣是打开版權營收的重要發力。

說回版權分銷,反過來看採購方平台的意愿,又分爲兩種情況,或者是對某部其他平台的定制、自制劇有較強的興趣,認爲有可能制造爆款;或者從內容層面迫切需要填充某個類型,而對應的頭部以下內容又有比較美麗的價格,同樣會得到平台青睞。

在此基礎上,當然也存在若幹特殊情況。

比如有說法認爲,騰訊視頻將《與鳳行》分銷至芒果TV,是出於在湖南衛視“上星”的需要,同時也有意借助主流媒體的傳播渠道;而如咪咕視頻或B站等平台自制佔比較小、視頻類型更多元,採購往往是基於填充版權庫的需求,雖然开價不高但勝在不會搶主流平台流量。

而要深刻理解這一輪版權採購的風潮,還要看到2020年前後,行業同樣有過一輪平台分銷潮。

其中就有平台重點版權及自制劇如《我是余歡水》《不完美的她》《劉老根3》等。而有趣的是,彼時的聯播陣容,往往是愛奇藝與騰訊視頻爲一組,《不完美的她》《我是余歡水》都是平台重點劇;優酷則經常和芒果TV分享版權,包括《三千鴉殺》《琉璃美人煞》等項目。

究其原因,是平台制作能力和體量存在差異,採購內容也需要匹配平台標准,從而形成了兩個陣營。而這種採購需求的背後,是2020年开始的特殊時期下,各平台存在不同程度的的內容缺口,所以需要內容上的相互支持。

而今年的情況則完全不同。騰訊賣給愛奇藝《天行健》《又見逍遙》,給芒果TV《少年巴比倫》;愛奇藝給騰訊《孤战迷城》《請和這樣的我戀愛吧》,給優酷《孤舟》,給芒果TV《乘風破浪》《四海重明》;優酷兩部待播重頭戲全分銷;芒果TV賣給愛奇藝《時光正好》……

這種版權滿天飛的情況,顯然不再是單純基於內容的互補,更是版權收益上的強需求。同時,行業制作從2021年之後明顯的內容升級,也降低了各平台在制作上的差異,推動了類似的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顯然還是存在不少問題的。比如聯播平台之間還會就熱點劇的流量展开競爭,相互拋出基於本平台的競爭性宣傳,形成一定的內耗與資源浪費;抑或熱度較低的劇集聯播後,其實很難實現1+1>2的效果。

但至少對於播出平台,類似的分銷能進一步改善財政狀況;對於劇集,也有更多機會被觀衆看到;理想狀態下,觀衆也得以不必煩惱需要同時买多個會員,就可看到自己想看的劇。

在長視頻發展進入存量化的當下,這或許是最適宜的長期策略;在下一個行業風口期之前,也可以視爲平台之間的抱團取暖。



標題:從《四海重明》《孤舟》到《雪迷宮》,平台劇集分銷再成常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3726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