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5日電)中醫常被認為擅長調理,但其實也可協助西醫處理重症問題。台中慈濟醫院副院長王人澍今天指出,面對手術後腸阻塞,中醫可透過咀嚼、針灸與腳底按摩3管齊下,助腸胃恢復機能。

術後腸麻痺造成梗阻是手術併發症之一,一般認為術後4天仍未恢復正常的腸道生理功能,則為「病理性術後腸阻塞」,除了增加患者不適、不利術後恢復、延長住院時間及浪費醫療資源外,甚至產生諸多併發症而危及患者生命。

台灣中西整合醫學會創會理事長王人澍在線上講座中說明,曾有72歲女性因嚴重腹痛就醫,檢查發現有盲腸癌,經手術切除後,卻虛弱無力,且將近15天腹脹、腹痛、持續未排便;後來經咀嚼口香糖、雷射針灸刺激及腳底按摩等中醫治療手段,僅3天就成功讓腸氣消了非常多,終於順利出院。

中醫處理術後腸麻痺,王人澍說明,為了避免藥物互相作用,有個基本條件是「不能讓患者喫任何藥」,因此治療上採取按摩、針灸等物理性手段,咀嚼口香糖,則是利用人體自身的反射作用促進腸胃蠕動。

王人澍指出,人在咀嚼時會引發「口胃反射」,不僅口腔會分泌唾液,也會刺激胃部蠕動並分泌消化液,而胃部的蠕動又會刺激胃結腸反射,帶動腸部蠕動,因此每天早、晚咀嚼口香糖,每次20分鐘,能促進腸胃蠕動。

針灸部分,王人澍說,是從足陽明胃經等傳統中醫經絡中,歸納出有效穴位,可以用針、施灸,或利用雷射針灸等方式,刺激包含合谷穴、足三裏穴、梁門穴、中脘穴及下脘穴等穴位。

腳底按摩部分,王人澍說,人體不同部位受到刺激的時候,可透過神經或血液影響到全身;腳底按摩可透過脊椎、脊髓與自律神經的反射,促進腸胃增加蠕動,每天由家屬按摩病人腳底2到3次,每次20分鐘,且須達到有痠脹或悶痛的感覺,才能達到有效刺激。

在民眾印象中,中醫常被認為擅長調理,主要治療慢性疾病,西醫則擅長治療急診、重症。王人澍表示,以中西醫合療處理急重症,也能有不錯效果;中西醫哲學與理論背景雖有不同,但其實兩者可以銜接,應拋開門戶之見、融合所長,創造醫療新契機。(編輯:管中維)1130505



標題:咀嚼針灸加腳底按摩3法 中醫助解術後腸阻塞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493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