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張璦台北24日電)2018年美中貿易戰開打,財政部今天表示,近5年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台灣對中港出口增幅為10.4%、低於總出口的29.5%,美國情況相仿,日本銷中港降幅達11.2%,南韓更因主力貨品面臨中國在地化生產的排擠,對其出口重挫27.9%,顯示外銷中港已「由助力轉為阻力」。

財政部今天發布統計專題「台韓日美對陸港貿易概況」指出,中國與香港居台、韓、日的首要外銷市場,也是美國在美洲以外的最大出口地區。

財政部表示,2013年至2023年間,受國際景氣起落、美中貿易戰引發全球供應鏈重組,COVID-19疫情擴散、史無前例的全球邊境封鎖,以及中國執行清零防疫政策等影響,10年累計以南韓對中港出口衰退13.6%最弱,日本也減4.7%,台、美則分別增21.5%、7%。

財政部指出,若以美中貿易戰為界點,切分前、後5年觀察,2013年至2018年間,台、韓、日對中港出口表現均優於總出口,又以南韓最為明顯。

財政部表示,不過,近5年、即2018年至2023年,對中港出口卻由助力轉為阻力,固然有諸多外部因素,但也與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有關,導致台灣對中港出口增幅為10.4%、低於總出口的29.5%,美國情況相仿,日本銷中港降幅達11.2%、幅度更甚於總出口,南韓更因主力貨品面臨中國在地化生產的排擠,對其出口重挫27.9%。

影響所及,財政部指出,2023年台、韓對中港出口依存度(對中港出口佔總出口比重)各為35.2%、23.7%,均為21年來新低;日本22.1%為15年來低點,美國8.7%亦屬近年較低水準。

此外,財政部表示,台、韓對中港長期享有大量出超(對外貿易出口貨物的價值,高於進口貨物的價值),就台灣而言,近10年其數額介於657億至1047億美元;南韓則起伏甚大,以2018年996億美元為高點,近2年已降至270億、53億美元的低點。

同時,日、美長年對中港大多呈入超,主因是對中港手機、電腦等產品倚賴較深,其中日本偶有年份轉為出超,美國則存有高達3000至4000億美元的鉅額逆差(貿易進口總額多於出口總額),但2023年逆差金額縮小至2558億美元,為13年來最低。

財政部指出,當前世界經濟朝向以美、中為首的供應鏈分化、區域化與在地化發展,對台、韓、日、美與中港貿易連結的影響,持續在演變中,台灣又因政治特殊處境,面對中國透過經貿作為進行幹擾的企圖,未來仍須密切注意並積極因應,以降低可能衍生的負面衝擊。(編輯:翟思嘉)1130424

延伸閱讀


標題:台韓日美對中港出口表現 財政部:中國近5年由助力變阻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180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