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6日電)403花蓮地震發生後,災情對個人心理狀態產生不同程度影響,若有不想說話、容易做惡夢、易受驚嚇等狀況,醫師提醒不可輕忽,當心震後創傷症候群上身,應尋求協助。

隨著最近地震帶來的恐慌消退,心理健康影響卻可能持續存在,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董事長、精神科醫師王浩威今天透過新聞稿指出,不少民眾在震後變得更敏感,較容易受到驚嚇,甚至做惡夢。

若未及時有效處理,可能會演變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小百科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簡稱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是經歷過情感、戰爭、交通事故等創傷事件後產生的精神疾病,深度的心理治療可以控制、改善和治療病情。

主要症狀包括作惡夢、性格大變、情感解離、麻木感(情感上的禁慾或疏離感)、失眠、逃避會引發創傷回憶的事物、易怒、過度警覺、失憶和易受驚嚇。

發病時間可能會延遲數年甚至數十年,延遲發病的PTSD也可能在另一個壓力事件下浮出檯面。

對PTSD的相關文字記載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臘時代。正式名稱於1970年代開始被使用,命名由來主要受越戰後美國退伍軍人相關診斷影響。

兩次世界大戰使學界增加對PTSD的研究,期間此疾病有許多不同稱呼,包括「彈震症」(shell shock)及「戰爭性神經官能症」(combat neurosis)。

若身邊有剛經歷重大壓力的親友,因為過於害怕恐懼,產生許多情感麻木、迴避行為,可以陪伴他接受心理專業人員協助。

資料來源:衛福部、維基百科

看更多
關閉
(PTSD),王浩威說,據研究統計,對經歷過創傷事件的高危險族群,PTSD終生盛行率從5%到75%不等。

王浩威建議,可透過簡易自填式問卷PTSS-10自我檢測量表,篩檢是否有創傷後壓力反應。若為輕中度情況,可採取多種策略以促進心理復原,包括民眾可積極參與身體活動、建立固定的睡眠時間表,盡量確保睡眠充足,最後就是與家人、朋友和社區保持聯繫,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經歷。

至於中重度情況,需要更深入的專業治療和幫助。王浩威呼籲,民眾要更加重視自己的心理健康,及早處理和應對可能出現的情緒問題,通過自我評估和尋求適當的幫助,可以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心理健康,重建生活的信心和勇氣。(編輯:張雅淨)1130416

延伸閱讀
  • 2024/04/16 16:26
  • 不想說話做惡夢易受驚嚇 當心震後創傷症候群
    2024/04/16 16:07
  • 2024/04/16 14:26
  • 2024/04/16 13:12


標題:不想說話做惡夢易受驚嚇 當心震後創傷症候群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9102.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