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 國衛院研究揪關鍵機制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1日電)自體免疫疾病居十大重大傷病第3,也是門診第3常見疾病;國衛院研究解開引發T細胞過度活化導致疾病的關鍵機制,與可扭轉發炎反應的標靶,研究登上國際期刊,有望改善治療。
自體免疫疾病是因人體免疫系統異常活化、攻擊器官導致,目前尚無法治癒,病患僅能終生接受治療與用藥,盡可能控制病情。
國家衛生研究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譚澤華與副研究員莊懷佳,率領博士施盈均、陳雪芬、王佳文組成研究團隊,經歷6年探索,研究成果今年1月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團隊在2014年首度發現,去磷酸酶DUSP22是負責抑制T細胞過度活化以及自體免疫反應的關鍵負調控分子。缺乏去磷酸酶DUSP22,會使蛋白激酶Lck異常持續活化,促使T淋巴細胞大量分泌發炎性細胞激素,因而造成疾病。
團隊並與台中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一銘、台北榮民總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陳明翰合作,分析臨牀檢體發現,全身性紅斑狼瘡及僵直性脊椎炎患者體內,免疫細胞T細胞中的去磷酸酶DUSP22表現量,與正常T細胞相比大幅下降,且與疾病嚴重度相關。
莊懷佳今天在研究成果發表記者會上指出,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蛋白激酶Lck的上遊活化分子「泛素酶UBR2」,其會促使Lck泛素化並促使其活化,為免疫學界的嶄新發現。
莊懷佳說明,在正常T細胞中,DUSP22可以引發UBR2降解,且也會將已活化的蛋白激酶Lck去磷酸化、抑制其活性,「雙重剎車」解除T細胞活化狀態;反之若缺乏DUSP22,泛素酶UBR2會過度累積,使Lck泛素化增加且持續活化,導致身體的發炎反應如高速行駛、失去剎車功能的跑車,不可收拾。
團隊並以剔除DUSP22及UBR2基因的小鼠研究發現,小鼠原大量產生發炎性細胞激素,但若進一步剔除泛素酶UBR2基因,則發炎情況大幅降低。莊懷佳說,可見抑制UBR2,可扭轉DUSP22缺失所造成的發炎反應,將來若能以UBR2為標靶進行抑制,將有助控制自體免疫疾病病情。
陳明翰指出,自體免疫疾病的發生,是像網絡一樣多方面失控造成的結果,目前的治療是針對其中部分機轉進行控制,但仍難以完全控制病程,需要多方面阻斷路徑、阻止發炎,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陳一銘說,紅斑性狼瘡患者中有6成疾病會攻擊腎臟,台灣紅斑性狼瘡患者平均34歲,其中5%到10%在10年後會需要洗腎,且其中有半數就算使用免疫製劑,也無法有效控制病情;國衛院的研究,就是在既有藥物與臨牀試驗中的藥物外,提供新治療角度,有望成患者福音。(編輯:李亨山)1130311
標題: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 國衛院研究揪關鍵機制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