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9日電)從1名罕病患者的心願出發,台灣腦庫終於在去年11月成立,至今已幾十人簽署同意書,病友和健康民眾都有。衛生福利部次長王必勝今天說,會處理協助所需經費,盼常態化支持。

許多疾病紛紛有藥物問世,但失智症、漸凍症等神經疾病卻遲遲不見有效藥物,人體腦組織取得不易是關鍵之一。歷經多年,台灣第1個腦庫終於在去年11月5日揭牌成立,被國衛院長司徒惠康形容台灣醫學研究最後、最重要的拼圖。

腦庫是促成神經醫學研究發展重要資源,希望收集腦、脊髓、腦脊髓液、血液及其他相關神經組織,對象包括患有腦疾病的病友、一般健康民眾,進行病理組織切片,找出疾病病變的機制,提高研發出影響數百萬人的腦部疾病的有效治癒方法可能性。

腦庫跟神經退化研討會今天登場,台灣腦庫協會理事長、台大醫院神經部主治醫師謝松蒼形容,「這是一個起點」,他的夢想是有一天台灣能追上日本腳步,建置多個腦庫,甚至組成聯盟;目前已有幾十人簽署同意書,遍及北部跟中部,包括病友與一般健康民眾。

回首一路點滴,緣起於1名神經罕見疾病病友的心願。這名病友是謝松蒼的患者,每次回診都會提到,既然有生之年看不到有效治療,走了之後想把腦神經捐出來提供醫學研究,盼點燃生命之光,可惜沒能親眼見證腦庫開箱。

從2017年起,謝松蒼帶領腦庫工作小組啟動籌建,一開始遇到的困難是尋求成立腦庫的法源依據,奔走不同政府機關,2019年衛福部做了行政解釋,讓腦庫的成立有法源依據。腦庫建置、人員培訓成了第2個挑戰,再歷經3年努力,衛福部去年終於核准成立台灣腦庫。

腦庫有2個重要的工作,謝松蒼闡述,第1是和社會溝通,提高對於捐腦和腦科學研究的認同與關注:第2則是希望藉由學術研討會,促進台灣腦科學和腦疾病的研究,畢竟腦組織的取得非常困難。

儘管台灣腦庫成立,象徵腦科學跳躍式進步,這座國家級腦庫未來財源成最大挑戰。王必勝致詞時笑說,他今天要講的最重要一句話,可能就是「衛福部一定會全力支持腦庫的運作」,有關腦庫明年經費,將請衛福部科技發展組盡快處理協助。

他也說,期待未來能建立常態性支持,讓很有意義的腦庫繼續營運,「這是衛福部可以做的事」,至於研究發展就交給所有研究人員跟學者,腦庫是台灣腦科學的重要裏程碑。(編輯:陳政偉)1130309



標題:台灣腦庫成立不到半年 已收數十份捐贈同意書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8227.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