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華盛頓11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防部最新戰略文件指出,繼成功地武裝烏克蘭之後,美國策略上應與台灣、日本和印度「友好合作」,探索新的多邊國防工業部署,為印太地區可能發生的衝突預作準備。

日經亞洲(Nikkei Asia)報導指出,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希克斯(Kathleen Hicks)在首份「國防工業戰略」(National Defense Industry Strategy)文件中表示:「我們現在有機會應付這些挑戰,包括提高我們的生產力,及加強我們的供應鏈。」希克斯補充說:「正如這項戰略明確指出,我們必須立即採取行動。」

這份文件指出,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國防產能合併,供應鏈遷往海外,中國則大幅增加國內產能。

文件中也說,「30年來,(中國)在許多關鍵領域成為全球工業強國,從造船到關鍵礦物,再到微電子業,不僅遠超過美國能力,甚且超過我們主要歐亞盟友的總和。」

華盛頓防範與中國衝突,構思與印太地區盟友和夥伴建立一個新的諮詢團體,深化國防工業合作及面對製造生產上的挑戰。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召開例行的「烏克蘭防務聯繫小組」(Ukraine Defense Contact Group)會議,有超過50個國家參與協調武器交付,同時因應加速生產的共同挑戰。

美國國防部的文件寫著:「與其坐等緊急情況出現,現在投資這些關係將獲致成果,我們應在未來幾年共同面對危機。」意味美國和亞洲盟友在緊急情況發生前,應先行展開國防工業協調。

對比於印太地區,此一戰略認為「值得注意的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長期認同聯盟強大的國防工業,包括與歐洲和大西洋彼岸更廣泛的國防工業合作,對於提供所需能力至關重要」。

由於缺乏在印太地區實施集體防禦的亞洲版北約,使得華盛頓以多邊形式在國防工業領域開展合作,變得更具挑戰。

為了增強供應鏈網絡彈性,這份文件呼籲降低依賴對手和不穩定國家關鍵礦產和戰略材料的程度。在危機期間維持武器系統和彈藥的生產是需要彈性的。

五角大廈「對中國在關鍵市場的主導地位深感擔憂」,並警告「這種主導地位使其掌控戰略關鍵領域的商品價格和材料來源,並侵蝕歷來影響國防部門的重工業健全狀態」。

美國將與被視為政治和經濟盟友的夥伴合作推動「朋友相挺/友岸外包」或可靠的製造網絡。文件中提到了澳洲、印度、日本、韓國和台灣,以及英國、加拿大、歐盟、以色列和墨西哥。

華盛頓正在推動「供應安全安排協議」(Security of Supply Arrangements),這項協議旨在維持緊急狀況下的國防生產,允許美國和其他國家要求從各自的工業基地,優先交付關鍵零件。

2023年,五角大廈與新加坡和韓國簽署「供應安全安排協議」,顯示美國有意在印太地區建立更具彈性的國防供應鏈。(譯者:屈享平/核稿:徐睿承)1130112



標題:面對中國挑戰 美將協調印太夥伴建立國防供應鏈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7108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