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9日電)產險業擺脫防疫雙險釀虧損連連陰霾,今年前10月稅前賺新台幣144億元,展望後勢,產險業認為未來2至3年發展穩定可期,綠色保險及AI應用將成發展新契機;但以防疫險為誡,面對未來仍須戒慎恐懼。

2022年COVID-19疫情嚴峻,讓產險業在防疫雙險大賠,全年稅後淨損1697.2億元。今年在簽單業績爆發下,產險業損益翻正,累計前10月稅前淨利達144億元,排除受防疫險幹擾的2022年及2021年,產險業已相當回到往年同期獲利水準。

泰安產險總經理王修德認為,未來2至3年產險業發展應呈穩定可期,他審慎樂觀看待,不過仍須戒慎恐懼,「步步為營也步步為贏」。

他表示,防疫雙險理賠估算將達2700億元至3000億元,對產險業為重大教訓,亦同時帶來3大正向變化,首先,今年可見保險公司回歸專業經營,無論在不保事項或承保內容均出現正向調整,更重視保險本質。

其次,王修德說,「在我剛入行時,有前輩告訴我,這產業同業面前手拉手,背後下毒手」,但今年產險業市佔率爭奪戰煙硝味顯著消散,保險公司明顯更重視承保範圍合理對價,過往費率不足的商品均作出相應調整。

第3,此次防疫雙險造成業界巨幅損失,一次賠光逾20年獲利,業界已將風險控管列為公司內部最重要因子,金管會亦修法強化產險業對保險商品銷售前中後程序控管及強化商品研發階段對再保風險移轉的適度安排等。

除了慘痛教訓促產險業走向正向發展外,王修德點出,各行業均受到台灣少子化影響,未來勢必會強化數位化應用,善用科技彌補前端業務開展、異業合作或作業流程精進。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賴麗敏亦認為,未來一定是AI的年代,懂得數據應用者為王。

明台產險總經理陳嘉文認同數位轉型可精進客戶體驗,不過AI應用同樣讓部分產險職務正在消失,舉例而言,明台產險為外商公司,原先需要不少翻譯人力,但隨翻譯工具漸普及,已有不少翻譯人才被工具取代,另隨自動駕駛普及,原先駕駛工作預期也將慢慢減少。

陳嘉文表示,最可怕的並非機器人會做人的事,而是人僅會做機器人的事,因此,談到未來產險業新契機在哪裡,關鍵還是在於保險規劃設計與人性溫度。

因應淨零轉型,陳嘉文認為產險業未來可掌握綠色商機,包括發展電動車保險、太陽能保險、風力保險、農業保險或碳排保險等;政策面上,若針對承保農業保險數量多者祭出負碳排誘因,亦可鼓勵保險業承作綠色商品。

臺灣產險總經理陳昭鋒表示,傳統產業需要新思維,與時俱進強化服務品質及專業,並在公司可負擔的前提下,研發客戶需要的商品或商品組合。

他舉例,面對永續,電動車及綠能保險等市場需求有望漸增,傷害險則是通路及客戶需求量高的保險商品,產險公司可在承擔得起的前提下,盡量滿足客戶需要;並可善用數位科技及異業合作,強化保險服務,進而打造品牌印象。(編輯:潘羿菁)1121209



標題:揮別防疫險危機 產險業看好AI應用綠色保險新契機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982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