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水泥拚競爭力 業者:成長關鍵看貨物稅
(中央社記者賴言曦台北3日電)低碳時代來臨,水泥雙雄積極布局低碳水泥市場。亞泥作為台灣最早的推廣者,低碳水泥去年銷售量已較2021年成長5倍,台泥未來則放眼歐洲市場。業者認為,低碳水泥能不能出現爆發性成長,關鍵就在貨物稅能否調整至合理價格。
水泥業因為製程因素,向來被列為高碳排產業。亞泥花蓮廠首席副廠長陳志賢坦言,生產水泥的過程中,主要碳排來源包括石灰石煅燒製程、煤炭燃燒及間接電力,佔比分別約60%、35%及5%,因此要進行溫室氣體減量,需要投入很大心力。
歐盟10月初針對進口產品啟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此機制初期只適用於水泥、鋼鐵、鋁、肥料、電力和氫能產業。若溫室氣體排放超標就需要額外繳交碳關稅,使減碳成為水泥業維持競爭力的關鍵。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曾說,不懂得碳的公司,未來是無法生存的,「低碳絕對是國際化市場」。
台泥今年10月推出全新Total Climate系列低碳水泥,其中,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減碳15.4%,卜特蘭石灰石水泥混凝土則以50%綠色配比產製,且可與傳統混凝土藥劑完全相容,可使用於一般建築及工程中。
台泥過去以中國市場為水泥本業主要動能,現在則將目光放到海外其他市場,目標2024年兩岸水泥佔總營收比例要低於5成;台泥11月底宣布擴大對土耳其OYAK、葡萄牙Cimpor水泥合資公司的投資,持股將分別從40%提高到60%、40%到100%,放眼未來歐洲、土耳其對低碳水泥的需求。
投資土、葡兩國對台泥來說,不僅沒有負債,甚至可帶動成長。總經理程耀輝指出,若假設台泥在今年9月底已對土、葡兩家水泥合資公司具控制性持股,則可推估其投資效益,包括合併營收可望增加近新台幣380億元,總營收攀升至近1190億元,低碳水泥佔比也將從28%提高到51%。
但談到台灣最早開始推動低碳水泥產品的業者,則非亞泥莫屬;亞泥2011年以台灣作為主要市場,推廣銷售較一般水泥減碳17.3%的低碳墁砌水泥,2022年銷售量約7871噸,較2021年成長5倍以上。
然而,低碳水泥能否成為水泥業者下一步帶動營收成長的主要動能,關鍵還是在貨物稅。
水泥貨物稅從1946年開始徵收,根據貨物稅條例,不同種類的水泥產品,會依據其產品特性,被徵收每噸最高600元的稅額。一般水泥被歸類在卜特蘭一型水泥,貨物稅為每噸320元,低碳水泥因為添加了其他成分,以替代熟料,因此被歸類為代水泥及其他水泥,稅額為每噸440元。
水泥業者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政府當前力促企業減碳,但低碳水泥卻因法規還沒接軌趨勢,反而被歸類在高稅額範圍,導致推廣窒礙難行,主因不外乎就是成本考量,現在根本是「賣多少賠多少」。
提及低碳水泥未來的銷售成長目標,亞泥回應,如果政府縮小低碳水泥和一般水泥的貨物稅差距,那旗下低碳水泥的銷量就可望有爆炸性成長。
針對低碳水泥貨物稅問題,張安平也在近日召開的法人說明會中表示,由於低碳水泥營運成本會比傳統水泥更有競爭力,未來一旦低碳水泥的貨物稅調整到合理的標準,後市發展會「相當地快」。(編輯:張良知、楊蘭軒)1121203
標題:低碳水泥拚競爭力 業者:成長關鍵看貨物稅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7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