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糧倉計畫7週年 造就花東屏有機大豆美食大串連
大糧倉開花結果待茁壯(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30日電)大糧倉計畫7週年已在花東的「東豐拾穗」體現大規模的有機大豆、循環農業生產模式,「池上豆之間」並與屏東產區合作全年推出多元美食;估計10週年產量可達全國年需求的1成。
由於國產水稻產量超過全國年需求量,為確保稻農收入、糧食安全,因應近年極端氣候加劇乾旱頻頻發生等問題,農業部農糧署自民國105年啟動「大糧倉計畫」,鼓勵轉作旱作雜糧,並朝向六級化發展;執行7年來,已逐步構築國產雜糧中的大豆產區,從產地到餐桌呈現一番新面貌。
農糧署署長胡忠一說明,105年水稻栽種面積約27萬公頃,現降為23萬公頃左右,減少的面積轉作雜糧,包含大豆、蕎麥等好處多,可降低進口依賴、節水,且國產大豆為非基改,地產地銷還可減少食物裏程,有利淨零排放目標達成;截至111年,大豆栽種面積4102公頃、產量約5619公噸。
他說,今年國產大豆栽種面積可達5300公頃,3年後「大糧倉計畫」滿10週年將達1萬公頃,產量2.5萬公噸,可滿足國內年需求25萬公噸的1成,提升糧食安全。
目前可見全國首個有機專區、位在花東佔地180幾公頃的產區,在106年獲頒第30屆全國十大神農的曾國旗返鄉推動有機耕作28年下,以花蓮縣花東有機農產加工生產合作社推出「東豐拾穗」此一品牌,不僅展現有機水稻的市場知名度,轉作的有機大豆也成果豐碩。
回顧這20幾年,曾國旗說,84年開始轉型有機,87年成立合作社,92年取得有機驗證,期間不僅要克服技術問題,資金壓力非常大。話說至此,站他一旁的妻子跟著回憶起當年,不禁眼眶泛淚。
曾國旗接著說,為了建廠、購置機具,曾斥資新台幣6000多萬元在硬體投資上,幸而獲政策補助減輕負擔,得以花10多年後攤提完成。
接著轉作大豆、研發循環再利用技術、開發加工品。曾國旗說,現在以東豐為核心的產區,以1年2期作作爲計算基礎,有機專區轉作大豆、蕎麥等旱作面積已佔1/3;除推動機械化倉儲以節省人力,並將粗糠、米糠等做成有機植堆肥燃料棒,重回農田循環利用,讓土壤不酸化;從有機質肥料,到有機農產、加工品,皆已投入。
「東豐拾穗」的農產,從有機米、大豆、蕎麥到柚子等都有,研製出的產品與大豆有關的包含豆奶凍、有機豆奶、黑豆汁、黃豆粉等,另外有蕎麥麵,乃至穗威士忌、柚子口味的啤酒、糖果等。
往南可走訪台東縣池上農會響應大糧倉計畫,所打造的觀光特色餐飲門市。池上鄉農會總幹事遊玉櫻說,約莫20公頃契作農田水資源較不足,轉作黃豆,農會並攜手將穀倉改建為「池上豆之間」主題餐廳,以地產有機非基改黃豆開發出多種西式、中式料理與甜點、飲品供應,還可觀看豆製品製作過程,一旁的農會超市搭配販售產品,整體新穎的建築設計,已成遊客打卡景點。
池上鄉農會強調,其實特色餐廳開幕時遭遇疫情,立即轉換思維,齊心變通做外帶美食,一舉締造佳績、打響名號;而且為了全年能供應大豆多元美食,進一步與國內大豆最大產區屏東合作,確保原料供應源源不絕。
除了大豆,當地集結300名農民、栽種面積達1300公頃的水稻契作專區,池上米全國赫赫有名,農會當然也開設「池上米之間」主題餐廳,讓遊客有雙重體驗。
農糧署統計,截至111年,國產大豆栽種面積4102公頃,產區排序為屏東縣佔24%、台南市佔22%、嘉義縣佔13%、桃園市佔12%、雲林縣佔6%,以及花蓮縣佔4%,產值約2.5億元。(編輯:李亨山)1121130
標題:大糧倉計畫7週年 造就花東屏有機大豆美食大串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