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8日電)大腸癌是10大癌症發生排名第2,男性大腸癌發生率為女性的1.5倍。研究證實定期篩檢可降低晚期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陽性者遲遲未進一步大腸鏡檢查,死亡風險恐增6成。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大腸癌是110年10大癌症發生排名第2,新診斷大腸癌人數多達1萬6238人,換句話說,台灣每32分22秒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其中9成為 50歲以上民眾;大腸癌的死亡率也不容小覷,111年10大癌症死亡排名第3,年奪6853條寶貴性命。

國民健康署癌症防治組長林莉茹說,大腸癌篩檢可減少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降低35%死亡率,其中糞便潛血檢查檢體採集容易,檢查前不需飲食控制,但陽性追蹤一定不能少,根據統計,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每2人就有1人有大腸息肉,每20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

林莉茹提醒,陽性者超過6個月未做大腸鏡檢查診斷確診,罹癌風險增加30%。大腸癌是可預防的癌症之一,政府補助50至74歲民眾每2年1次糞便潛血檢查,當檢查結果為陽性、接受大腸鏡診斷確診,當個案是大腸癌第0期、第1期,早期患者容易治癒,5年存活率都超過9成。

中央健康保險署與國健署今年6月起合作推動「全民健保癌症治療品質改善計畫」,開啟「主動追陽」模式,5項癌症篩檢結果為疑似異常個案,主動向民眾進行健康指導及說明後續檢查相關注意事項,並協助依民眾就醫意願妥適安排,完成進一步就醫診斷。

台灣消化系醫學會祕書長邱瀚模提醒,篩檢結果為陽性者,如果一直未做進一步確診,大腸癌死亡風險將增加64%,一念之間,幾乎就足以決定未來生與死,雖然早期大腸癌容易治療,但第4期大腸癌存活率卻剩不到2成,降低大腸癌死亡率的關鍵,5成以上來自篩檢。

預防重於治療,國健署提醒,除了定期篩檢,民眾應該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避免如牛、豬等紅肉攝取,每天攝取超過50克加工肉品或100克紅肉,會增加17%至18%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規律運動也不可少,研究顯示,21%至25%的大腸癌可歸因於身體活動不足。(編輯:管中維)1121128



標題:腸癌篩檢陽性勿延誤 沒做腸鏡檢查死亡風險增6成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611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