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0日電)為讓國產竹全利用,林業保育署今天邀請印尼千竹村計畫創辦人分享經驗,作法類似台灣鼓勵產區成立合作社進行產銷;且國內年底前將召開跨部會會議,推動竹成為建材。

國內竹林面積18.3萬公頃,受到竹材使用習慣、產業型態改變影響,竹林長期荒廢。為重振竹產業發展,行政院民國110年10月核定「新興竹產業發展綱要計畫」,以10年為期,由農業部統籌、跨部會推動,重新串聯生產、加工、研發應用到銷售的整體產業鏈。

這項計畫至今第2年,農業部今天在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舉辦「112年新興竹產業焦點論壇」,就竹材生產、技術升級、產業加值、竹構推廣等4個主題,請與會者進行交流,邀請印尼千竹村計畫(A thousand bamboo villages)創辦人Arief Rabik分享經驗。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組長張偉顗告訴中央社記者,印尼千竹村模式與台灣鼓勵產區集結申設合作社,向政府爭取補助推動產銷計畫類似;不同的是,印尼的計畫方案單位生產面積比較大,達200公頃,台灣為30公頃以上;再者,印尼提案的內容比較重視環境調查,生產計畫也很注重保障婦女工作權等。

對於台灣市場比較小,台灣竹產業是否需要鎖定多元商機發展,包含作為建材、室內裝潢用料等。張偉顗說,其實新興竹產業相關討論內容,已於今年觸及如何讓竹成為建材,相關推動需修改建築法規,年底前將由行政院召開跨部會會議進行研議。

張偉顗也說,竹要作為建材,除要發展處理技術,其實也面臨台灣竹的產量較小,無法跟中國、越南競爭的問題,因此如何透過技術、設計力,生產小而美、精緻的高質量建材、裝潢材、家具,非常重要。

由於重振竹產業涉及層面很廣,林業保育署補充,今天論壇也邀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副教授羅凱安、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經理黃盈賓、互若亞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周提、台灣竹會理事長許倍銜,就機械化應用、如何以竹產品拓展精緻生活、實踐竹材強度與韌性等議題,進行演說。

林業保育署重申,竹子栽植4年即可利用,固碳能力又高於一般木材,已被國際視為永續發展戰略性自然資源,因此發展全竹利用產業,將可創造在地就業機會,並實現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編輯:陳清芳)1121120



標題:重振國產竹展業 林保署著眼精緻建材及永續發展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5370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