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日電)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71到80歲長者約1成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精神科醫師陳永興說,失去工作成就感加上健康問題,易造成心情低落,防退休症候群,可先做好心理、時間和財務準備。

董氏基金會董事長張博雅今天在老年心理健康促進記者會上表示,邁向老齡、人生改變,不僅工作減少,朋友也一個個減少;董氏基金會過往調查發現,71到80歲長者中,每10人有1人憂鬱情緒需專業協助,世界衛生組織(WHO)2015年公布數據指出,老年人口有7%患憂鬱症,但其中僅1.3%接受治療。

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賴進祥指出,台灣65歲以上人口超過418萬,以WHO公布的7%比率推估,台灣有29萬名老人罹患程度不同的憂鬱症,但就醫比率不高,需要加強宣導防治老人憂鬱症。

精神科醫師、民報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陳永興說明,情緒每天有變化如同天氣,心情不好不一定就是憂鬱,醫學上以情緒低落14天到1個月為警訊,若心情低落到影響日常生活、食慾、睡眠、人際關係或工作,就要找醫師,但其實看精神科也「沒什麼」。

退休享受人生最後黃金歲月,開始有較多時間安排自己的事情,為何反會造成低落,陳永興分析,因退休後失去工作成就感,加上身體健康出問題,容易造成心情低落。

陳永興指出,避免退休症候群,可以事先做好心理、時間和財務的準備,並可做志工等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或安排旅遊、親友來往與運動等,並保持好奇心持續學習,把握人生最值得享受無負擔的時刻。

參與拍攝老年憂鬱症防治宣導片「接納,心不受限」的資深藝人趙樹海現場分享,「不要以為退休無所事事」,過去汲汲營營,容易為了目標忽略過程,千萬勿再糟蹋老天賦予的生命,把握所有聽到、看到、聞到、嘗到的,才能無憂慮地面對生命、好好生活。

「退休後,我會去找你」一書的受訪者楊家才說,自己62歲突然中風,生活無法自理,充滿挫折與無助感,在太太鼓勵下才接納中風事實,勇敢面對,積極接受治療;這些年以輪椅代步,也實踐了和太太四處旅行的退休夢想,即使行動不便,仍可以有各樣安排。(編輯:管中維)1121101



標題:避免退休老年憂鬱 醫建議事先做好規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7579.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