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率團訪印度 觀察員身分出席亞太人權年會
(中央社記者林行健新德裏25日專電)監察院長兼國家人權委員會主任委員陳菊19日至24日率團訪問印度,參加亞太地區國家人權機構論壇(APF)年會及雙年研討會。這是國家人權委員會成立以來,首次以觀察員身分受邀與會。
APF年會由印度國家人權委員會(NHRC)主辦, 20日至21日在新德裏舉行,印度首位原住民部落出身的總統慕爾穆(Draupadi Murmu)主持開幕典禮,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公署(OHCHR)與聯合國開發計畫署(UNDP)等機構都有代表出席。
這是國家人權委員會自2020年8月1日成立以來,首次以觀察員身分出席APF年會。
陳菊返台前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她珍惜台灣每一次參與國際會議及活動的機會,傳達台灣推動人權的努力。
在雙年研討會中,陳菊首先舉手發言,分享了台灣從威權時代邁向人權社會的歷程。
陳菊說,199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巴黎原則」(Paris Principles),鼓勵各國設置國家人權機構,1999年台灣民間公民團體開始推動相關倡議,經過20多年努力,國家人權委員會終於在2020年成立。
她提到,過程中APF以及許多國家的人權機構也提供協助,台灣對此心存感謝。
陳菊強調,台灣雖非聯合國會員國,但願意遵守國際人權公約的精神,已在2022年完成5大人權公約的在地審查模式,邀請國際人權專家到台灣審查人權狀況及國家報告,提出具體建議,國家人權委員會也提出獨立評估意見。
這5大人權公約為: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ICCP)、經濟社會文化權利國際公約(ICESCR)、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兒童權利公約(CRC)、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CEDAW )。
陳菊也在研討會上表示,台灣願意分享在性別平權、女性參政、以及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志婚姻合法化的經驗,更願意與各國人權機構交流與互動。
人權委員會委員王榮璋則簡報了氣候變遷對台灣兒童、原住民、漁民以及身心障礙者人權狀況的影響,呼籲與會各機構確保台灣有參與相關討論的機會。
國家人權委員會代表團在德裏期間,也與2014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印度凱拉西.沙提雅提(Kailash Satyrthi)進行座談,雙方就印度與台灣人權、兒童權利、兒童救援基金會與志工服務等議題,作深入討論,期盼未來有進一步合作機會。
陳菊曾於25年前抵印度觀光,此行感受到印度在許多方面的「飛躍進步」,包括太空產業。她說,台灣在人工智慧 、晶片、農業等領域也具領先地位,雙方可加強互訪與討論,瞭解彼此需求,進而展開合作。
本屆APF年會通過了德裏宣言(Delhi Declaration),強調各國應採取一致性措施因應氣候變遷、環境惡化、天災與人禍對人權的衝擊,並建議應在科技進步的時代,利用數位科技及人工智慧來促進包容性人權發展,打造公義社會。(編輯:陳承功)1120925
標題:陳菊率團訪印度 觀察員身分出席亞太人權年會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5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