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30日電)台灣新藥納入健保給付龜速,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表示,預計明年1月將設立「醫療科技評估」專責單位,以公務預算編列新台幣100億元新藥基金,獨立於健保總額之外,未來通過審查的新藥可望縮短至1年內給付。

高價新藥難以收入健保,病患買不起自費新藥成常態,台灣癌症基金會與台灣年輕病友協會等病友團體多次呼籲,除了健保總額以外,應盡速以公務預算成立新藥基金,避免癌症新藥納入健保給付平均需要苦等787天。

今天中央健保署做出回應,石崇良向媒體說明,新藥及新科技列入健保收載,需進行醫療科技評估(HTA),面對臨牀療效不確定性高的藥物,現行財務及人力資源限制,是影響納入速度原因。

石崇良說,規劃參考英國國家健康暨照護卓越研究院 (NICE)模式,成立行政法人醫療科技評估專責單位,預計一開始先由健保署委託辦理專責辦公室,最快明年1月上路,台版NICE的任務是評估新藥是否納常規健保給付,臨牀療效不確定性高的藥物採暫時性支付,設計新藥基金。

石崇良表示,南韓也有類似新藥審查模式,人力資源多達千人,但台灣審查新藥重擔全壓在8個人肩上,成立專責單位後能將人力提高至百人,組成人員包含統計學專家、健康經濟學人才。辦公室可先營運,後續再加入新藥基金,預計3至4年完成設立專法。

台版NICE搭配食藥署平行審查,未滿足醫療需求藥品上市後,希望審核能縮短至1年內納入給付。石崇良說,台灣今年通過3個暫時性支付新藥,1年藥費約10幾億元,預計未來新藥基金需編列至少100億元,其中2億元為行政費用。

石崇良表示,現階段健保暫時性支付藥物費用仍在總額範圍,希望新藥基金是獨立於總額之外,以英國經驗來看,暫時性支付藥物約8成可成功進入健保給付,2成會遭淘汰,新藥基金不放在總額內,可避免暫時性支付藥物移除後影響成長率,也不會因為鉅額藥費影響健保點值。

石崇良說,新藥基金來自行政公務預算,但財務風險由藥廠分攤,若當年度實際給付藥費超額,由各家廠商市場佔率攤扣,維持基金平衡,雖然廠商要付出的風險較高,但優點是加速提供現有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使用新藥,以利後續收集真實世界數據,擴大收案條件。(編輯:陳清芳)1120830

延伸閱讀


標題:新藥難納健保 擬另設百億基金促使1年內給付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794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