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大學生談分手簡訊最常見 僅2成1正向溝通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9日電)情侶談分手若處理不慎可能導致衝突,善牧基金會今天公布大專生分手議題調查,不論主動或被動分手方,都以簡訊間接告知分手最常見,僅2成1正向溝通說分手,恐引發暴力危機。
善牧基金會今天發布新聞稿公布2023「大專生分手議題」調查結果,問卷蒐集也分為「主動分手方」與「被動分手方」的經驗調查。
根據調查結果,大學生提出分手,「主動分手方」5大分手方式以「分手簡訊」佔41%為最常見,「約出來當面談」佔32%次之,「透過電話分手」佔18%為第3,接下來分別是「對方直接斷聯、消失」(8%)、「由他人轉達」(1%)。
調查分手說法,「主觀地對關係下定論」包含「不適合、不愛了、沒感覺了」比例最高、佔49%,次常用說法為「抽象模糊的分手原因」,包含「我們分手吧,你可以找一個跟你契合的人」、佔24%。
僅有21%的受訪者採用「具正面語氣與說明具體原因」的說法,包含「我覺得我們對人生的規劃不同、價值觀不一樣,在一起看不到未來,分手對彼此都好」;另外也有6%的受訪者會「負向表達不滿」,包含「你的愛讓我太窒息了、你一直對我死纏爛打,我沒喜歡過你」等。
而「被動分手方」調查問卷中,有50%的人曾被「分手簡訊」告知,「透過電話分手」佔17%位居第2,而「約出來當面談」僅佔16%、「對方直接斷聯、消失」佔9%、「由他人轉達」佔4%,以及「其他」如冷暴力逼迫分手佔4%。
另外,從實際被分手經驗者的問卷中也顯示,有50%的受測者採委屈及檢討自我方式求復合,有23%的受測者以持續追問試圖獲得對方回應,還有37%的受測者則是逃避面對關係結束議題,選擇什麼都沒做或直接遠離對方。
值得注意的是,有18%的被分手方若感受到不受尊重,是有可能採取激烈或報復性的行動,包含網路公審、情緒勒索。
善牧基金會台中中心預防暴力組社工組長丁淑惠指出,大學時期是親密關係進入到婚姻關係的預備階段,能否察覺暴力影響、學習安全處理情緒的方法及如何求助是預防的關鍵,尤其當愛情走到分手階段,若二人關係衝突處理不當,容易引發暴力危機。
丁淑惠指出,調查顯示僅2成1受測者採用正向溝通討論分手,其餘則多採簡單但閃避問題說法的方式應對,在斷裂溝通的互動狀態下,雙方皆可能被觸發焦慮不安的壓力反應,當一方想逃離、另一方緊追不捨,雙方關係進入追逃模式時,缺乏同理與逃避溝通將可能帶來更多的誤解,反而讓關係變得更加惡劣,甚至引發衝突危機。
丁淑惠建議,情感關係的結束,要好好的告別才有自己新生活或另一段感情的開始,可以透過「整理、接受、重啟」3步驟製造儀式感,包含「整理」心情與分手源由、緩和自己錯愕與驚慌心情,「接受」事實與排解負面情緒以及「重啟」新生活放下對感情的執念,重新開始美好的生活。(編輯:張雅淨)1120809
標題:調查:大學生談分手簡訊最常見 僅2成1正向溝通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