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訊(小玉/文)4月26日,首都視聽節目春交會“2025視聽科技論壇——兩小時,看見影視未來十年”在北京舉行,論壇嘉賓介紹了不少國內影視產業虛擬制作方面的現狀。

愛奇藝智能制作部負責人朱梁表示,他們從2021年开始嘗試虛擬制作,如2022年10月份拍攝的《狐妖小紅娘·月紅篇》,拿出的是平台投入最高、班底最強的S級項目。

他評價平台是在2023年拍攝的《雲之羽》和《大夢歸離》上迎來收獲的季節,兩個項目大量使用了虛擬拍攝,結果也很好,在去年兩個業內頂級的技術評獎當中都獲得了好成績。之後兩年平台更多項目也進入穩定量產,越來越多的導演、制片人考慮用這樣新的生產方式解決問題。

洲明科技副總劉俊分享,“過去六年我們公司在影視的虛擬制作硬件部分掙了老外兩個億美金純利潤,但是在中國坦白來說是虧錢幹,國內跟國際的發展還有差異。”

”目前國內真正意義上能夠達到影視級虛擬制作的棚不超過10個,據我們統計全球大概在200個左右,但現在愛優騰都已觸及這方面建設,相信大平台能夠帶動虛擬制作技術的發展。”

而且,從電影到短劇,創作者都在嘗試使用虛擬拍攝。

“我們配合張藝謀導演搭建的場景正在做了,陳思誠導演跟我們也都有一些探討,郭帆導演跟我聊的時候說了一句話,誰买你的屏就賣給誰,說未來是AI的時代。”

他也指出,大家不要聽LED虛擬拍攝有多高大上,目前國內沒有一個棚是掙錢的,還需要更多摸索。



標題:《雲之羽》《大夢歸離》爲平台收獲技術獎項 張藝謀陳思誠郭帆均在接觸虛擬制作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5608.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