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22日專電)英國航空母艦打擊群今天自英格蘭南部樸茨茅斯軍港啟程,展開對印太區域的行動部署。打擊群指揮官布萊克莫爾(James Blackmore)准將指出,除了與盟友夥伴操演,確保危機時刻的協同作戰能力,此次部署也是向敵對方作軍力展示。

打擊群由英國迄今最先進的伊麗莎白女王級(Queen Elizabeth class)航艦「威爾斯親王號」(HMS Prince of Wales)領軍。

布萊克莫爾16日在「威爾斯親王號」上舉行的記者會說,此次部署有3大任務目標,分別是宣告英國航艦打擊群達成「完全作戰能力」(FOC);維護全球安全繁榮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展現英國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北約小百科

全名: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簡稱:北約、NATO

成立時間:1949 年 4 月 4 日

北約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北美洲國家鞏固北大西洋地區的軍事安全而建立的國際組織,是西方世界重要的軍事同盟。根據「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規定,一旦確認其任一成員受到攻擊,則視為針對全體成員之攻擊,其他成員需作出即時反應。

成員國:
創始成員國為美國、加拿大、比利時、法國、盧森堡、荷蘭、英國、丹麥、挪威、冰島、葡萄牙和義大利,後續加入波蘭、匈牙利、捷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蒙特內哥羅、北馬其頓、西班牙、羅馬尼亞、希臘、土耳其、芬蘭、瑞典

主要機構:北大西洋理事會(部長理事會)、防務計劃委員會、計劃與分析委員會、常任代表理事會、國際祕書處、軍事委員會

看更多
關閉
(NATO)2030年展望的承諾,也就是至2030年以前確保北約在軍事、政治領域得以保持優勢,並有更具全球視野的戰略。

布萊克莫爾強調,歐洲與印太區域情勢之間互有關聯,並提到英國有意每隔幾年即執行航艦打擊群印太部署。

中央社記者16日與少數英國國內及外國駐英媒體一同應邀參加在「威爾斯親王號」的記者會,並採訪布萊克莫爾准將,創台媒首例。以下為英國此次航艦打擊群印太部署的幾個看點。

13國打擊群編隊 展現英國號召力

按規劃,隨著部署行動推進,陸續將有12個國家加入編隊,透過投入軍機、艦,與英國共同組成多達13國參與的航艦打擊群。

布萊克莫爾說,「單一國家、單獨行動」的時代已過去,英國必須有能力與盟友夥伴協作,而協作信心只能透過共同演訓達成。盟友夥伴需了解彼此如何思考和行動,必要時才可「無縫接軌」,迅速集結並即刻展開合作、整合軍備。

布萊克莫爾指出,處於高戰備狀態的「威爾斯親王號」可隨時待命、執行英國政府交付的任務,而英國有能力號召12國加入打擊群,這本身就是向各方傳達強大訊息。

值得一提的是,挪威海軍反潛巡防艦「羅亞爾阿蒙森號」(HNoMS Roald Amundsen)將全程參與此次部署,艦上並將固定搭載一架英國軍用直升機,顯示英、挪兩國軍事合作日益密切。這在北極圈戰略角力加劇、歐洲北部防衛需求升高的情況下,別具意義。

「羅亞爾阿蒙森號」今天將連同僅部分參與打擊群部署的油彈補給艦「莫德號」(HNoMS Maud)直接從挪威出發,赴英與其他軍艦會合。

英國方面,打擊群編隊船艦將分3路在英吉利海峽會合:自樸茨茅斯(Portsmouth)啟程的有「威爾斯親王號」和英國海軍Type 45防空驅逐艦「無畏號」(HMS Dauntless);自英格蘭西南部普利茅斯(Plymouth)軍港出發的則有英國海軍Type 23反潛巡防艦「裏契蒙號」(HMS Richmond)及加拿大海軍巡防艦「魁北克市號」(HMCS Ville de Québec)。

英國輔助艦隊油料補給艦「湧潮號」(RFA Tidespring)則將自英格蘭南部波特蘭島港(Portland)出發,總計7艘船艦組成打擊群艦隊最初編制。

除了船艦,若計入軍機,在挪威、加拿大之後,擬在不同階段加入打擊群編隊的有西班牙、法國、義大利、葡萄牙、南韓、日本、澳洲、紐西蘭、美國等國。

布萊克莫爾告訴中央社,打擊群在不同地點有不同編隊,這攸關英國是否能展現與全球各地盟友夥伴協作的能力。

打擊群任務為期7.5個月,將經地中海、紅海、印度洋,進入太平洋,預計在耶誕節前返抵英國。

部署期間,英國將與約40國操演,在歐洲、中東和印太區域參與雙邊和多邊演訓,包括在印太區域與美、日、韓、澳、紐等國舉行有數艘航艦參與的大規模軍演。

此次也是加拿大海軍「魁北克市號」服役逾30年來,首度前往印太區域活動。

在人員編制方面,打擊群同樣十分國際化,由最初的約2100名英國籍、200名挪威籍,以及總計約200人的加拿大和西班牙籍人員,在打擊群抵達印太區域後,擴大至超過4500人。

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打擊群首次執行印太區域部署時,美軍有1艘驅逐艦和10架F-35B戰機與航艦「伊麗莎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一同自英國啟程。美國此次未自起點即參與打擊群編隊。

匿蹤戰機F-35B部署創紀錄 航艦打擊群達完全作戰能力

布萊克莫爾指出,英國的目標為透過此次部署,在年底前達成航艦打擊群的完全作戰能力,其主要內涵包括在英國目前擁有的兩艘航艦之中,隨時保持一艘戒備待命。

2021年「伊麗莎白女王號」部署印太區域時,英國航艦打擊群僅具備初始作戰能力(IOC)。這意味英國航艦打擊群此次是帶著更堅實、更先進的自主戰力前往印太區域。

其中關鍵因素是打擊群的空中打擊和防衛能力獲大幅提升。英國此次總計出動24架第5代匿蹤戰機F-35B(航艦啟程時搭載18架,其餘6架則隨後加入)。自英國出發時,打擊群艦隊即搭載總計16架直升機,包括「梅林」(Merlin)Mk2反潛直升機和更先進、用於特種任務的Mk4,以及「野貓」(Wildcat)多用途直升機。打擊群此次另首度動用無人機系統,執行艦隊運補任務。

英國航空母艦打擊群22日展開長達7.5個月的印太區域部署,期間航艦打擊群及其搭載的英國第5代匿蹤戰機F-35B擬達成完全作戰能力。(英國國防部提供)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傳真 114年4月22日
英國航空母艦打擊群22日展開長達7.5個月的印太區域部署,期間航艦打擊群及其搭載的英國第5代匿蹤戰機F-35B擬達成完全作戰能力。(英國國防部提供)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傳真 114年4月22日

先不論其他陸續加入編隊的國家,布萊克莫爾說,僅就英國本身投入的設備和能力而言,此次空中作戰能力部署即創英國航艦打擊群紀錄,動用的艦載軍機數量也刷新英國航艦紀錄,標誌英國空戰能力和力量投射一大躍進。

F-35B也將在部署期間達成完全作戰能力。這意味英國可同時出動2個F-35B中隊,在世界不同地區自海面或陸地升空執行任務。

英國F-35B機隊指揮官布察(John Butcher)上校說,第5代空戰能力對確保英國在衝突環境中的制空能力十分重要,而此次同時出動2個F-35B中隊,意味英國將擁有更多行動選項。

英國目前正與日本、義大利合作,研發生產第6代戰機。此次打擊群的部署任務也包含推進相關跨國合作計畫。

艦載機聯隊指揮官、英國海軍上校麥蓋尼提(Colin McGannity)16日在記者會指出,27年軍旅生涯期間,他曾數度參與多國航艦打擊群任務,其中又以美國為主。他可憑實務經驗證實,第5代戰機的能力不可思議到「令人眼眶泛淚」、人員可依賴更少裝備做更多事。

他並提到,「野貓」直升機此次除了既有的強大機砲,更新增飛彈以提升戰力,可更有效抵禦海、空威脅。

此外,麥蓋尼提說,Mk2直升機配備的高功率雷達空載監控系統(ASaC)CROWSNEST也將在此次部署期間達成完全作戰能力。CROWSNEST具備海、陸、空長程追蹤監測功能,有助確保整個打擊群的早期預警能力。

英國智庫「皇家聯合軍事研究所」(RUSI)高階研究員卡沙爾(Sidharth Kaushal)告訴中央社,就軍事領域而言,此次部署一大亮點即是英國的F-35B和航艦打擊群將雙雙達成完全作戰能力。英國有能力克服長程大規模部署衍生的後勤補保挑戰,也是軍事專家關注重點。

由英國航艦「威爾斯親王號」領軍的打擊群22日展開印太區域行動部署,將搭載英國軍方24架匿蹤第5代戰機F-35B,創英國航艦歷來F-35戰機配置數量紀錄。圖為資料照。(英國國防部提供)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傳真 114年4月22日
由英國航艦「威爾斯親王號」領軍的打擊群22日展開印太區域行動部署,將搭載英國軍方24架匿蹤第5代戰機F-35B,創英國航艦歷來F-35戰機配置數量紀錄。圖為資料照。(英國國防部提供)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傳真 114年4月22日

英國航艦雙艦島設計獨步全球 空間設計有巧思

英國是唯一在航艦採取雙艦島配置的國家,這是英國的工程領域創新。「雙艦島」指的是主要用於海上導航和主要用於指揮軍機的艦島分開。不過,英國在2個艦島皆設置備援系統,也就是2個艦島皆具備基本的海、空指揮管制功能,以避免任一艦島遭攻擊、航艦即運作失靈的情況。這也是「雙艦島」相較於傳統單一艦島設計的優勢。

英國是目前全球唯一在航空母艦採取「雙艦島」配置的國家,也就是主要用於指揮飛機和無人機的艦島(右)與主要執行導航等船艦相關工作的艦島(左)分開。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樸茨茅斯攝 114年4月22日
英國是目前全球唯一在航空母艦採取「雙艦島」配置的國家,也就是主要用於指揮飛機和無人機的艦島(右)與主要執行導航等船艦相關工作的艦島(左)分開。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樸茨茅斯攝 114年4月22日

雙艦島設計與英國的歷史經驗有關。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發生英國航艦僅遭敵軍一發魚雷擊中即沉沒事件,原因包括魚雷攻擊導致航艦引擎室嚴重淹水。

為預防未來發生類似情況,英國在21世紀初著手打造伊麗莎白女王級航艦時,即決定配備兩組可分別獨立運作的動力推進系統,以確保其中有一組系統受損時,航艦仍能正常航行。

為在空間上更合理有效配置兩組推進系統的管線和機械設備(包括各自獨立的排氣路徑),英國決定採取雙艦島設計。這樣的設計另有一個好處:雙艦島結構在艦體佔據的空間較單艦島少;兩個艦島之間有多餘的空間可運用,正好可多容納一座飛機升降機,在機庫和甲板之間移動艦載機。

雙艦島設計也能減少甲板上的空氣渦流,有利戰機起降。其他優點包括主要用於飛機和船艦指揮的艦島分開,無論是工作空間或視野皆顯著提升,且指揮軍機、艦的主要艦島分別位於航艦艦尾和艦首,這也更符合指管所需(例如艦尾正是軍機降落之處,在該處設置艦島有助提升飛行指管精準度和飛行員安全)。雙艦島配置也有助減少艦島上的兩套雷達系統相互幹擾。

英國航空母艦有獨步全球的雙艦島設計,其中主要用於船艦導航的艦島位於艦首,是航艦上接近戰機滑跳起飛甲板之處。滑跳板也是英國發明。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樸茨茅斯攝 114年4月22日
英國航空母艦有獨步全球的雙艦島設計,其中主要用於船艦導航的艦島位於艦首,是航艦上接近戰機滑跳起飛甲板之處。滑跳板也是英國發明。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樸茨茅斯攝 114年4月22日

科技發展讓航空母艦過時? 無法一概而論

隨著軍事科技發展,部分專家認為,航空母艦等大型作戰載台已「過時」,但另有不少專家對此提出反駁。

卡沙爾以近年持續積極打造航艦、同時發展反艦能力的中國為例,即便擁有像東風21型(DF-21D)這樣的長程反艦彈道飛彈,為了在航艦持續於海面上移動的情況下,精準定位航艦,中方必須有能力在大面積水域執行監控和偵測,並快速作出判斷,以利及時發射飛彈。

圖為3月中旬挪威同級巡防艦與此次也參與打擊群部署的挪威海軍油彈補給艦「莫德號」(左),在挪威水域航行期間,協同英國海軍「野貓」直升機執行補給和直升機起降操演。(英國海軍提供)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傳真 114年4月22日
圖為3月中旬挪威同級巡防艦與此次也參與打擊群部署的挪威海軍油彈補給艦「莫德號」(左),在挪威水域航行期間,協同英國海軍「野貓」直升機執行補給和直升機起降操演。(英國海軍提供)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傳真 114年4月22日

卡沙爾指出,共軍似乎已「接近達成這個目標」,並為此大力發展衛星能力,包括「遙感」系列衛星。然而,相關工作需耗費龐大資源,這意味目前世界上僅美國和中國可能具備對航艦的長程飛彈攻擊能力,其他絕大多數國家僅能運用沿岸防衛系統對航艦發動攻擊。

此外,近年在紅海的戰場經驗顯示,航艦打擊群編隊的防空驅逐艦即足以抵禦多數飛彈攻擊。

雖然這意味航艦仍未「過時」,但也透露正是在美中角力最激烈的印太區域,航艦可能遭遇最嚴峻挑戰。卡沙爾說,在亞洲-太平洋地區,航艦的運用可能會越來越困難。(編輯:唐聲揚)1140422

延伸閱讀


標題:英國航艦打擊群啟程赴印太 展示完全作戰能力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4063.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