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執法噪音罰單遭質疑 新北:有明確救濟手段
(中央社記者趙敏雅新北18日電)有人今天陳情機車為原廠車,卻仍因聲音超標遭罰,且罰單近半年才寄達,難以自證。新北市環保局說,皆依環境部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實務運作指引規劃設置,且均提供明確救濟手段。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劉美芳今天在記者會上說,不少民眾陳情機車為原廠、未改裝車輛,甚至排氣管仍保留原廠編號,卻因聲音超標而收到罰單,並指聲音照相執法易受環境音幹擾,可能影響判定。
陳情人「小毛」出面指控,機車是原廠車,未操作不當,某天卻收到5個月前的違規罰單,他已無法自行蒐證還原情況。
小毛進一步指出,事發路段是多車道,有多種音源幹擾,他先向環保局申訴,再向新北市政府提出訴願,相關單位卻不清楚他是被固定式還是移動式設備偵測。
交通YouTuber火花羅說,目前台灣使用設備非常簡陋,是麥克風偵測超標後啟動攝影機,畫面拍到誰就是誰,儀器偵測到的音量,可能會因行駛車輛距離而有不同,機車較易行駛在路邊,較靠近設備,也因此較容易被開罰。
火花羅指出,法國是透過陣列麥克風及演算法,可偵測每一輛車的分貝數,台灣應該參考相關系統,而不是使用目前陽春型系統。
新北市環保局發布新聞稿回應,新北市科技執法皆依據環境部聲音照相科技執法實務運作指引規劃設置,絕非針對特定車主或族群,而罰單的開立需審慎確認違法要件,經過人工排除多車、降雨、風大等可能影響判定的因素,故均須行政作業時間,以確保民眾權益。
環保局說,不論是測速或聲音照相科技執法,相關路段皆會提前設置告示,提醒民眾前有測速或是科技執法偵測,若在此情況下仍有民眾還是超速,或超過噪音標準,市府將依法開單告發。另外,即便是原廠車輛,若倘未妥善維護或是超速等不當操駕,仍然可能造成噪音超標。
環保局表示,依照環境部規定,在噪音車影響民眾安寧的熱區設置科技執法設備,依法告發於法有據。至於救濟部分,環保局說,目前民眾若收到罰單,可透過掃描罰單上的QR Code查詢相關違規證據作為參考,且罰單皆可提起訴願或行政訴訟,有完整明確的救濟手段。
環保局強調,為保障民眾權益與執法公正性,也將持續與環境部、交通部及經濟部等中央相關部會保持密切溝通,針對罰鍰金額之調整、執法機制、噪音標準與技術面持續優化。(編輯:李錫璋)1140418
標題:科技執法噪音罰單遭質疑 新北:有明確救濟手段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13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