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興來滬宣傳《不說話的愛》:我想打破偶像不能成爲好演員的成見
由沙漠執導、陳國富監制、張藝興領銜主演的電影《不說話的愛》4月3日全國上映,當日,影片上海路演舉行。
導演沙漠,編劇付丹迪,演員張藝興、李珞桉、王先賀、袁瑩來到影院與觀衆交流。影片關注聽障群體,王先賀、袁瑩是兩位聾人演員,現場有手語翻譯幫助他們發聲,讓這場路演活動顯得溫馨而獨特。
《不說話的愛》
《不說話的愛》根據綜藝《开拍吧》中同名短片改編,講述聾人小馬(張藝興 飾)和女兒木木(李珞桉 飾)彼此爲伴的故事,題材自帶“淚點”。入場前,工作人員給每位觀衆發了一包紙巾。
爲了給木木更好的生活,小馬不幸落入犯罪騙局,父女二人被迫分離。看到小馬在機場努力衝破阻攔,頭被按在地上,只爲再和木木多說句話的場面,不少觀衆忍不住擦眼淚。這場機場抓捕戲是飾演木木的小演員李珞桉印象最深的一場,“拍完後我還在哭”。
在路演現場,導演沙漠表示,《不說話的愛》緣起此前參加導演綜藝時拍攝的短片,“當時覺得很多話還沒有講完,想拍成長片。我們制片團隊用了三年時間去全國各地採訪了很多聾人,聽他們的故事,電影的創作底氣來自近三年的採訪,他們給我的印象留在血液裏,在創作中不自覺融入視聽中。”
兩位聾人演員通過手語翻譯(右一)跟觀衆交流 鐘菡 攝
電影刻畫了聾人群像,有近30位聾人演員參演。飾演四眼的王先賀是原版短片裏的“小馬”。當時,沙漠想找一位聾人出演,通過各種渠道和選拔推薦找到了王先賀。“因爲他出色的演出,讓我有信心把這部短片拍成長片。除了主演張藝興以外,其他聾人角色都由聾人演員演出,他們可以做得很好。”沙漠說。
作爲“聽人”演員,張藝興的表現也受到王先賀稱贊,“他從一开始不會手語到花時間去學習。在劇組拍攝時,他的手語已經很標准,模仿聾人的發聲和生活狀態也很像。”
聽完王先賀的分享,張藝興熟練地用手語比了個“是”。這是一部兼具粉絲屬性和公益屬性的電影,路演現場來了許多張藝興的粉絲,影院門口的打卡牆上寫滿了祝福。廳內不少人已經是二刷三刷。
海報牆上寫滿祝福 鐘菡 攝
觀衆交流現場 鐘菡 攝
完成電影拍攝後,張藝興還將手語帶上了演唱會,不僅將歌曲用手語重新演繹,還帶着現場觀衆學習手語,盡自己所能搭建一座特別的橋梁。
從偶像出道到成爲專業演員,張藝興表示,需要一些機遇。“偶像不能成爲好演員,這是一種成見。借用我很喜歡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中一句話,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但沒關系,這和你內心想做的事情不衝突。年輕演員需要時間成長,敬畏、尊重這個行業,尊重要呈現的角色,用心對待,就有可能成爲好演員。認真嘗試,每個職業都是如此,這是一個過程。”
“當您走進一個地方,聾人會在看見您的第一眼,就對您微笑。”進入影廳前,觀衆領到一面印有電影海報,另一面則是常用手語手勢教學的小卡片,包含“謝謝”“再見”“抱歉”等,希望觀衆遇到聾人時能夠理解他們,給他們一點耐心。
現場領到的小卡片 鐘菡 攝
一位女觀衆從外地趕到上海路演現場。“昨天很晚才到上海,打車遇到的司機是一位聽障人士,車上也有提示。看電影前,我特地學了手語,下車時用手語對他說了謝謝,那種感覺很奇妙,讓我感受到電影意義的具象化。”
《不說話的愛》爲聾人群體發聲,當路演結束時,衆多粉絲爲一位趕來現場觀影的聾人觀衆發聲,呼籲主持人給他交流機會。通過手語翻譯,他說出了自己的觀影感受,“感謝導演把我們的生活細節搬入電影中。最近有很多聾人被騙的事情,通過這部電影給聾人群體帶來教育意義,這是非常重要的,我會推薦給大家看。”
原標題:《張藝興來滬宣傳《不說話的愛》:我想打破偶像不能成爲好演員的成見》
欄目主編:施晨露
本文作者:解放日報 鐘菡 諸葛漪
題圖來源:鐘菡 攝
標題:張藝興來滬宣傳《不說話的愛》:我想打破偶像不能成爲好演員的成見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8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