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29日電)嘉義縣東石鄉三塊厝福靈宮供奉的「鐵嘴將軍」是1門大砲,相傳是海盜蔡牽遺物,曾幫村民解決糾紛被神格化;文化觀光局說,這是具獨特性及稀少性的器物崇拜,有歷史價值。

根據當地人流傳故事,清朝同治年間三塊厝莊民與鄰近村莊相鬥數十年,莊民輾轉從蔡牽處獲得大砲,與鄰近村莊一決勝負。

三塊厝莊民經請示福靈宮主祀的觀音佛祖,獲指示「攻擊時炮口須離地七寸,且定時開炮。」砲彈只炸到鄰近村莊大樹,沒任何百姓、牲畜受傷,鄰近村莊村民嚇到求和。

根據福靈宮鐵嘴將軍誌記載,光緒21年(西元1895年)日軍攻台時,村民怕大砲對村民不利,將大砲埋在田中,直到1984年福靈宮重建,觀音佛祖再次指示,為感念大砲對促進兩村和諧有功,特請鑼鼓獅隊迎大砲回宮,當觀音佛祖右將,命名為「鐵嘴將軍」。

嘉義縣文化觀光局文資科長陳尚文告訴中央社記者,2021年時委外調查「鐵嘴將軍」,記載炮筒為金屬,共分3節,兩側作圓柱耳軸,可固定於砲架,表面素平,未見鑿刻裝飾,僅有弦紋;尾部砲閂目前不可開啟,頂有方形構造,砲管內壁作圓弧,因氧化有鏽蝕狀況。

此外,火砲本身未見年款銘文及相關文獻佐證製成年代,有關由來鄉野傳說不斷,製作工藝屬清領末期到日治時期鐵器工法,具獨特性及稀少性,與地方開發有關,屬器物崇拜,有歷史價值。經內部會議討論,建議分級「一般古物」。(編輯:李明宗)1140129

嘉義縣東石鄉三塊厝福靈宮供奉「鐵嘴將軍」,據鐵嘴將軍誌記載,1895年日軍攻台時,村民怕大砲對村民不利,將大砲埋在田中,直到1984年請鑼鼓獅隊迎大砲回宮,命名為「鐵嘴將軍」。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1月29日
嘉義縣東石鄉三塊厝福靈宮供奉「鐵嘴將軍」,據鐵嘴將軍誌記載,1895年日軍攻台時,村民怕大砲對村民不利,將大砲埋在田中,直到1984年請鑼鼓獅隊迎大砲回宮,命名為「鐵嘴將軍」。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1月29日
嘉義縣東石鄉三塊厝福靈宮供奉的「鐵嘴將軍」是一門大砲,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表示,這是具獨特性及稀少性的器物崇拜,有歷史價值。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1月29日
嘉義縣東石鄉三塊厝福靈宮供奉的「鐵嘴將軍」是一門大砲,嘉義縣文化觀光局表示,這是具獨特性及稀少性的器物崇拜,有歷史價值。中央社記者蔡智明攝 114年1月29日


標題:嘉義東石福靈宮拜「鐵嘴將軍」 原為清朝大砲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864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