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9日電)澳洲廣播公司(ABC)27日報導,當前正是中共領導人習近平的緊要關頭,因中國經濟低迷不振,加上中國房產業雖曾是帶動經濟成長的動力,現在卻陷入崩潰,預估情況將會更糟。

報導說,當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在為台灣的命運和這個世界第2大經濟體咄咄逼人的軍事擴張計畫而擔憂之際,習近平卻在另一條戰線面臨更直接的挑戰。

據澳盛銀行(ANZ Bank)的報告,中國的建商在未來幾個月內必須向國際投資者償還128億美元(約新台幣4010億元)的債務,這還不包括未來幾個月得償還給本地投資者的268億美元。

澳盛銀行資深中國經濟學家王蕊(Betty Wang)表示,這是中國房產業歷來最長的走跌趨勢,儘管政府在恆大危機後大手筆頒布支持措施,但走跌趨勢依然沒化解。

她說:「從歷史上看,房地產行業需要6到12個月的時間才能復甦,而在本輪週期中,自恆大債務危機後的2021年11月以來,政府已宣布了多輪針對該行業的支持措施,至今已有近兩年時間。」

由於拖延許久的房地產問題成為中國經濟的沉痾,若因此爆發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小百科

通貨緊縮指整體物價水準呈現普遍性、持續性下滑現象,多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作為主要衡量指標。

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定義,CPI年增率連續2季負成長,技術定義上符合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對總體經濟的衝擊在於預期物價走跌,可能導致消費者不消費、生產者不生產、採購經理人不採購等狀況,經濟活動無限期遞延,經濟成長因而停滯。

看更多
關閉
,也就是物價下跌更削弱經濟動能並扼殺投資和消費,情況將更為嚴峻。

像是路透社報導,近來中國爆發減薪潮,從中央到地方、國企到民企,減薪的情況方興未艾。收入銳減直接影響消費者的信心,大幅降低消費意願,更難帶動經濟復甦。經濟學者示警,中國恐陷入惡性通縮的循環。

報導引述市場人士與經濟學者分析,雖然目前尚不清楚今年有多少中國人面臨減薪,但這樣的情形已進一步壓迫本來就已經較為脆弱的消費者信心,加劇中國惡性通貨緊縮的風險。

而中國房市衰敗與經濟不振,澳廣報導說,相當程度可歸咎於習近平。

早在2017年,他就朝過熱的房市和大發利市的建商潑冷水:「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隨之而來頒布遏制建商和投機者的「三條紅線」,衍生刺破金融泡沫的風險和意想不到的後果。

如今中國該如何擺脫困境各方還在交相論戰,若是藉著老法子降息激勵,只是把無法避免的後果延遲爆發,釜底抽薪之計就是調整經濟和債務結構,但必須大刀闊斧而且工程頗為浩大艱辛。

不過沒有人會盼望北京意圖藉由軍事入侵台海以轉移經濟慘澹的注意力,如此勢必造成通貨膨脹,卻要付出龐大的政治和社會代價。(編輯:曹宇帆/吳柏緯)1120729

延伸閱讀


標題:中國經濟低迷房市不振 分析:習近平面臨緊要關頭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8215.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