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偵探10》《一路繁花》等曝光陣容背後,頭部真人秀如何“有效選角”?
搜狐娛樂專稿(胖部/文)
明星真人秀依然佔據着綜藝領域的大部分流量。
即使已經頻繁被吐槽自我重復、審美疲勞,這種由幾位明星組成團隊、去戶外探險或者海外出行的節目模式,依然是每年綜藝熱度榜前列的霸主。
這些節目的成敗取決於兩點:一是明星嘉賓的選擇,能否制造較大的前期熱度;二是开播之後,能否實現較好的化學反應。頭部真人秀的選角,也因此至關重要。
近期,《大偵探》第十季、《一路繁花》等節目公开嘉賓陣容後,都帶動了不少討論。而從中或可看到,當下綜藝選角思路上的一些變化。
經歷了兩年“沒錢沒爆款”的日子之後,綜藝行業是否總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來提升節目確定性和可看性?什么是真人秀的“有效選角”,是否有了比較靠譜的答案?
解構“公式”
伴隨着綜藝行業的成熟和發展,真人秀選角一般認爲是存在一套公式的。
綜藝導演卡拉對搜狐娛樂介紹:“一般節目的配置是,主MC大約七八人,其中大咖1-2人,江湖地位高、大衆認知度高,鎮得住場子;流量藝人3-4人,未必都是頭部流量,但能夠吸引年輕受衆尤其是粉絲;再有1-2位綜藝咖,能出梗、活躍氣氛。”
這套配置能對應得上如今大部分綜藝節目,無論是從節目內容效果,還是市場吸引力的角度,可以說都是行業經過長期配置形成的最優解。
比如近期公布陣容的節目,《大偵探》第十季雖然基本都是嘉賓回歸,可以發現人員配置上還是延續了這個思路。
《大偵探》第十季錄制路透,圖片來自網絡
其中“大咖”是何炅和張若昀,後者因爲較高的人氣,一定程度上已經超出流量藝人對節目的作用;“綜藝咖”是大張偉和吳昕;而魏晨、王鷗、楊蓉雖然個人的流量屬性不明顯,但年輕觀衆的認知度都不低,而且作爲回歸嘉賓對節目是有定向流量加持的。
近期开播的《奔跑吧·茶馬古道篇》,陣容包括李晨、鄭愷、沙溢、白鹿、周深、宋雨琦、張真源。按照這套邏輯,其實也能看到不同分工和嘉賓功能。
此前公布陣容的《一路繁花》則是姐姐搭檔少年的模式,看起來形式上有所不同,由蔡明、陳嵐(向太)、李小冉、劉曉慶、倪萍、張薔、賀峻霖、牛在在組成“繁花團”。實質上,發揮的功能是類似的。
而相似之外,也能看到這套班底背後的一些思路變化。
“其實說白了,綜藝需要話題,而流量人物能夠制造話題。但現在流量明星對制造話題其實很謹慎,那么能自帶話題、也樂於制造話題的人物,對綜藝來說就有價值了,前提是這種話題節目能接得住,否則節目都可能翻車。”卡拉解析稱。
綜藝制片人簡思艾則進一步指出,如今綜藝選角的難度更在於,觀衆對內容的要求已經不一樣了:“不諱言地說,按照這個公式搭建起來的長壽綜N代,基本都是電視台在做,看的也基本都是老粉,因爲觀衆對你的這套公式已經免疫了。”
在簡思艾看來,明星真人秀最初對觀衆的吸引力在於,可以看到作品之外更真實的明星,也對明星的生活感興趣,但如今類似的情緒在消解,除了粉絲群體還會對藝人的綜藝表現有期待,“看明星”這已經不足以吸引更廣大的路人觀衆。
“所以綜藝現在需要自帶話題的嘉賓,讓觀衆來了直接能喫瓜、能玩梗,比如去年《現在就出發》第一期直接邀請了當時正火的‘四大顯眼包’範丞丞、魏大勳和白敬亭,範丞丞還直接模仿魏大勳出圈的角色孟宴臣。”
在此基礎上,綜藝內容本身的要求也在發生變化。
“這兩年觀衆其實更希望看到‘真’,藝人們除了藝能感,真實感也很重要,所以主要嘉賓陣容一般會考慮藝人自己就比較熟悉的。《現在就出發》的班底基本是圍繞沈騰組建的,都是他的熟人,劇本的影響也盡可能降低,去放大他們比較自然的交流。”
卡拉介紹,爲了能實現這種自然感,制作團隊在現場最大的任務反而是保持嘉賓情緒,“如果有人拍攝時缺少表現,制片人會直接過去聊天,問問有沒有什么我們沒做到位的,或者可以調整一下。”
保“真”的另一面是,觀衆對於真人秀制造話題和矛盾的玩法,是越來越脫敏的。
今年的《花兒與少年6》,在上一季班底有着不錯化學反應的對比下,放大了嘉賓帶來的爭議,豆瓣开分從上一季的9.3直降至這一季的3.9。總導演李超公开道歉時表示,做節目就像“开盲盒”。
“集齊一群明星就能獲得流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面對更加成熟的觀衆,節目內容是需要更多誠意的。但新的矛盾點可能在於,節目想呈現的‘真’,可能會讓明星選角面對更大的壓力。”卡拉指出。
明星需要綜藝嗎?
事實上,近期發生的不少事件已經讓明星們在考量,參加綜藝還是否是一筆好生意。
“過去十年裏,市場是在飛速成熟的,從一开始可能明星只需要一個簡單的人設,就能給觀衆留下好印象;但現在,場外信息越來越發達,觀衆正在對人設脫敏,甚至會對真人秀的內容‘逐幀審判’,這對明星們來說絕對不算是好事。”藝人經紀阿燦表示。
從《十天之內回到現實》《花兒與少年6》到《再見愛人4》,觀衆對綜藝內容的“較真”正在讓明星和經紀團隊們看到一些趨勢。
對於藝人側,過去的很多經驗現在都不適用了。
阿燦的藝人最近接到的真人秀邀約,就讓團隊有些猶豫,“現在的情況是觀衆對明星其實是祛魅的,甚至是審視的;如果明星本身的個人魅力比較強、情商比較高,其實過去是傾向於讓藝人在綜藝上曝光吸粉,但在這種審視下,我們也需要考慮是否存在忽視的負面點,是否存在錯判。”
不妨先理解一點——明星爲什么要參加綜藝。
在真人秀剛火爆起來的時候,這首先是一門好生意。相較於需要幾個月拍攝的影視劇,只需要錄兩天就能拿七位數報酬的綜藝,是明星變現的好選擇;而且當時真人秀錄制人設、劇本較多,也是面對粉絲的有效曝光。
但如今的情況早已大爲不同,大衆正在獲得對明星的更多話語權,內容解讀的走向更是不可把控;而市場對真人秀內容“真”的要求又越來越高,讓明星也很難保證只展示自己好的一面。
阿燦表示:“按照過去的經驗,綜藝是對明星個人品牌的消耗,其實這種認知是過時的,給觀衆留下好印象、提升個人資源的例子並不少見,比如之前的孟子義,今年比較典型的還有《乘風2024》的陳昊宇、《中餐廳8》的虞書欣和姜妍等。”
“問題是,這種有效曝光是不可控的。所以現在可能遊戲類真人秀還好,如果是社交觀察或者旅行類,需要表現真實自我狀態的,藝人團隊都會比較謹慎。”
導致的結果,比較直觀的是如今“綜藝選角降級”,今年真人秀內容裏的頭部流量藝人已經大爲減少。雖然這也有去年开發項目預算整體收緊的影響,但藝人參加真人秀的“難”,也是關鍵因素。
但卡拉也指出,能否成功組局也要看平台和制作公司的資源,“比如有些明星和平台綁定比較緊密,平台的頭部綜藝可能他們就不好拒絕;或者之前和制作公司有過比較好的合作,如果價格合適,節目話語權也有保證,還是能拉到一些真正的大咖的。”
平台的經濟账
但對於平台來說,如今靠砸錢堆資源做綜藝的故事,也已經越來越少了。
卡拉介紹,目前平台對真人秀選角的預算卡得也很緊,“S級綜藝可以拉大概兩三個頭部藝人;A級最多有一個頭部藝人,或者只有准一线;再往下就只有腰部藝人。而那些反過來需要曝光機會的腰部藝人,一般可能就不給片酬了。”
這也與近幾年綜藝市場的現狀相關。
爆款難導致招商難,招商難導致內容制作受限,導致出圈更難,已經形成了行業的一個惡性循環,能夠平播已經是相對理想的狀態,不少嘗試市場新方向的實驗性內容不及預期,也讓行業對綜藝的投入進一步收緊。
“這也是爲什么行業要做熟人綜藝,比如《歡迎來到蘑菇屋》或者《毛雪汪》這種,B級卻能播出A的效果、或者A能播到A+,是行業最喜歡的狀態。但平台又不可能只做小項目,會員和招商的基本盤都太小,所以想把這個經驗移植到頭部真人秀上來。”簡思艾表示。
而針對不同的內容,目前平台也有不同的开發策略。具體來說,就是“吸引招商靠國民度,會員付費靠流量粉絲”。
“在這種運營策略下,頭部資源會進一步集中到平台的重點項目,也只有重點項目還能拿到明星。”簡思艾表示,“然後平台請人也會有更多考量標准,一方面要看他們在平台之前的作品數據;另一方面如果是綜藝曝光度過高的藝人,邀請也會比較謹慎。”
“現在平台想挖掘新的國民度藝人,”卡拉透露,“流量藝人需要曝光機會,但有國民度的藝人很多人參加綜藝的曝光度不高,這也是個打开觀衆想看度的思路。”
但更深層的問題依然是,綜藝形式本身要解決做什么,怎么做的問題。
“哪怕做到了極致的‘真’,比如短視頻網紅,今年的熱度周期也是非常短的,而且出現了頻繁的話題危機。而綜藝在‘真’上無論如何也是比不上短視頻和直播的,而明星藝人會遭遇的審視又是遠大於網紅的,這種風險目前好像很難找到答案。”阿燦表示。
卡拉也認爲:“目前其實行業的很多內容是在維持、或者說有微調,所以在選角思路上也還是延續‘公式’,在此基礎上盡可能貼近當下觀衆的審美。但這不會是長期解決方案。”
標題:《大偵探10》《一路繁花》等曝光陣容背後,頭部真人秀如何“有效選角”?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7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