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20日專電)921地震屆滿25週年,當年卑詩省的「列治文醫療援助隊」是加拿大首支前往台灣的救援隊。參與救援的醫護人員對災區慘狀記憶猶新,卻也看到台灣的韌性和溫情,而台灣之行也為加拿大防災救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前列治文衛生局心理健康顧問區澤光和台裔醫生張亦凱是當年組織這個救災支援工作的靈魂人物。

當年的大地震驚動加拿大,大溫哥華地區展現了人飢己飢的關懷精神,不僅出錢賑災,還有醫護人員表達願親赴災區的心意。在列治文加華獅子會、加拿大國際發展救援協會、中華航空、時任國會議員陳卓愉和佛光山的通力合作下,僅10天後就集結人力和物資,14名醫護人員於10月3日抵達台灣救援。

「列治文醫療援助隊」共包括:4名不同領域的台裔醫生:張亦凱(小兒科)、周明宗(婦產科),趙崇甫(內科),吳效熹(牙科),以及1名心理健康專家區澤光,還有9名來自列治文市衛生局的護士。

區澤光對中央社回憶,所有人馬不停蹄,抵台後即一路驅車到災情最嚴重的南投中寮鄉。儘管過了25年,他對當時房屋嚴重坍塌、現場一片狼藉的景象仍記憶猶新。「感覺很可怕,因為我在香港出生成長,後來移民加拿大,從來沒有經歷過地震,不知道地牛翻身這麼恐怖。」

中寮是當時死亡率最高的地區,被形容為「家家戶戶半死傷」。區澤光說:「我們到的時候,仍可以聞到屍臭味,而且有公祭法會,哭聲震天響,聽者備感心酸,更激發我們一行人要盡全力照護災民的意志。」

張亦凱對中央社說,因為當地醫療服務已被震垮,中寮衛生所成了廢墟,交通受阻又導致醫療資源嚴重缺乏,因此他們這群人一到災區就被視為「救星」。「才剛設好醫療站,就有數十名病患排隊等候,接著不斷有災民聞風湧至,醫援隊常常『挑燈夜戰』。」

張亦凱說:「我是台灣人,對家鄉有深厚感情,嘔心瀝血都是應該的,所以我特別感謝區澤光和另外9名護士,他們與台灣非親非故,卻懷著大愛精神,請假到台灣當義工,11天幾乎沒有休息地付出。」

實地救災的經驗也令2位專家在專業上有另一層省思。

張亦凱說,記得當時在災區看到有濟公提供信眾問事指引,很多人排隊求助,而他醫治的一位老婦人因親眼見到鄰居慘死,一直說晚上聽到哭泣聲,夜不能眠。「我們西醫無論怎麼樣都難以緩解她的情緒,但是濟公的安慰對她大有幫助,讓我對這種民間信仰、民俗療法有了不一樣的觀感。」

區澤光則對於台灣政府的緊急應變能力和龐大的民間力量欽佩不已。他說,加拿大西海岸位於地震活躍帶,專家早已提醒卑詩省將發生一場巨大地震,但政府和民間應變能力和台灣有巨大的落差。「當年醫援隊回到加拿大後,曾進行了多場研討會,分享台灣之行的經驗。25年來,台灣對災難的預警系統、快速反應和公眾意識仍不斷進步中,加拿大應該持續向台灣取經。」(編輯:唐佩君)1130921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當時加拿大「列治文醫療援助隊」的醫護人員常常挑燈夜戰,深夜仍在照護災民。(區澤光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3年9月21日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當時加拿大「列治文醫療援助隊」的醫護人員常常挑燈夜戰,深夜仍在照護災民。(區澤光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3年9月21日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加拿大台裔醫生張亦凱(左2)當年和其他醫護人員在災區費心照顧病患,也與當地民眾建立起難得情分。 (張亦凱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3年9月21日
1999年台灣發生921大地震,加拿大台裔醫生張亦凱(左2)當年和其他醫護人員在災區費心照顧病患,也與當地民眾建立起難得情分。 (張亦凱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3年9月21日
921地震令許多人身心嚴重受創,前列治文衛生局心理健康顧問區澤光當年在南投中寮救援,為當地居民提供心理輔導。(區澤光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3年9月21日
921地震令許多人身心嚴重受創,前列治文衛生局心理健康顧問區澤光當年在南投中寮救援,為當地居民提供心理輔導。(區澤光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3年9月21日
「列治文醫療援助隊」共14名醫護人員,當年在921地震發生後,主動請纓當義工,深入台灣災區服務。 (張亦凱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3年9月21日
「列治文醫療援助隊」共14名醫護人員,當年在921地震發生後,主動請纓當義工,深入台灣災區服務。 (張亦凱提供)中央社記者程愛芬溫哥華傳真 113年9月21日


標題:憶25年前921地震 加拿大醫療救援隊看見台灣韌性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4958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