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八角籠中》碾壓,《碟中諜7》口碑爆棚,但票房撲了並不意外
《碟中諜7:致命清算(上)》7月14日正式登陸國內院线。因爲“實拍大魔王”克裏斯托弗·諾蘭的《奧本海默》無緣內地,“實拍二魔王”阿湯哥的《碟中諜7》很可能是今年登陸院线電影中最猛最燃的一部。
這一集依舊是舊瓶裝新酒,阿湯哥飾演的特工伊森·亨特帶領他的IMF小組开啓迄今爲止最危險的一次任務(每一部都這么說)。簡單來說,就是強悍恐怖的人工智能被困在沉於海底的潛艇上,开門的鑰匙一分爲二,遭遇各國、各方勢力爭搶,开始是鑰匙的用途均不知曉,接着是鑰匙出現後不知道潛艇的下落,只要拿到鑰匙並找到潛艇,就等於擁有了足以毀滅世界的武器,要比核彈更恐怖。
《碟中諜7》延續前作,164分鐘的電影裏貢獻了多場精彩刺激的動作戲。开場不久長達10幾分鐘的羅馬街頭追車非常過癮,伊森·亨特和格蕾絲戴着手銬極速追逐,因爲取景地一樣,所以不少場景和《速度與激情10》如出一轍,兩部電影在追車戲的精彩程度上不相伯仲。
中間的多次狂奔、暗巷纏鬥,以及拱橋上長短兵器之間的玩命肉搏,將這個系列的打鬥提到新高度。
而電影後半段阿湯哥摩托車飛身懸崖連着的定點跳傘,以及接近尾聲的一大段火車頂打鬥、險些墜落高架橋的生死一线都令人汗毛聳立、脊背發涼,同時也將腎上腺素提到最高值。可以說,任何一段動作場面,都值回票價。
而且,之所以說阿湯哥是“實拍二魔王”,是因爲“大魔王”諾蘭擅長實拍各種大場面,而“二魔王”阿湯哥則擅長挑战身體極限,各種玩命。經過前面幾部爬迪拜塔、扒飛機、跳飛機之後,這一部阿湯哥用實拍跳懸崖、低空跳傘來滿足觀衆對危險場面的期待。關於這部電影動作場面的危險性及拍攝難度,之前稿件裏均有詳細解讀,在這裏不再贅述。
除了大場面之外,《碟中諜7》的劇情也很扎實很用心,盡管還是延續IMF小組拯救世界的那一套,但強大人工智能的引入依舊帶來不少新意。
正因如此,《碟中諜7》口碑非常不錯,截至發稿豆瓣評分穩定在8.0,和前兩部不相上下,要比爬迪拜塔的第四部略低一些,但要比第二部和第三部口碑更好。電影在國外更是口碑爆棚,爛番茄96%的新鮮度,幾乎是一邊倒的好評。
然而。這么難得的動作大片,票房卻相當不理想。目前北美票房剛過4000萬美金,全球其他地區票房8200萬美金,加起來剛過1.2億。
而在國內,《碟中諜7》截至發稿票房才1.44億,專業平台預測總票房4.63億,這樣的成績屬實丟人。《碟中諜》系列每一部都登陸國內大銀幕,《碟中諜4》上映時國內電影市場發展進入快車道,因此票房達到6.72億,接着後面兩部分貝達到8.68億和12.45億。
相信是《碟中諜6》讓阿湯哥看到了中國廣闊的市場,所以對《碟中諜7》寄予厚望,甚至破天荒的同步上映,要知道前面幾部從未同步上映過,《碟中諜6》大陸上映時間比美國晚了一個月。
然而這一次阿湯哥的如意算盤落空了,從預測票房來看,《碟中諜7》已經沒有翻盤機會。這樣一部大片,爲啥票房起不來了?
第一個重要原因,市場格局變了、觀衆的觀影口味也變了。2020-2023年電影市場低迷,引進片數量銳減,三年過後,盡管好萊塢大片蜂擁而至,但觀衆已經習慣看國產電影的日子,對進口大片不是那么感冒了。因此不但漫威的大片紛紛折戟,就連卡梅隆的《阿凡達2》內地票房也不理想。《碟中諜7》是典型的動作類型片,受歡迎程度遠不如漫威超級英雄和科幻題材,起跑线就落後不少,所以上映後票房表現更差。
第二個原因,同檔期遇到三個強勁對手。在《碟中諜7》之前,上映20多天的《消失的她》依然威力不減,《八角籠中》成爲現實主義爆款,而追光動畫打造的《長安三萬裏》口碑也相當不錯,這三部電影拿走了近60%的排片,而《碟中諜7》的排片佔比相對靠後,巧婦也難爲無米之炊啊!而且動作題材很難成爲“現象級”的電影,也沒辦法掀起輿論引發熱議,電影不能出圈,就很難持續熱度和上座率。
第三個原因,《碟中諜7》的片長太喫虧了,164分鐘,影院單廳排2場《碟中諜7》,差不多可以排3場《八角籠中》,就算同樣都很受歡迎,明顯排《八角籠中》票房產出更高,何樂而不爲?因此《八角籠中》26.7%的排片佔比直接碾壓了《碟中諜7》。更何況,超過160分鐘的電影還有一部《長安三萬裏》,都排這么長的電影,影院還怎么賺錢?要犧牲一部的話,影院經理肯定也是犧牲《碟中諜7》。
第四個原因,編劇確實尊重觀衆智商,《碟中諜7》有相當復雜的劇情和人物關系,稍微一走神可能就跟不上故事了。但這也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想把復雜的劇情講清楚,電影裏就必然出現大量對話和文戲,《碟中諜7》164分鐘的片長,至少有100多分鐘都是文戲,確實會讓人覺得冗長,進而讓整體節奏沒有前幾部那么爽快,相當於提升了電影的觀影門檻,流失了一部分觀衆。
標題:被《八角籠中》碾壓,《碟中諜7》口碑爆棚,但票房撲了並不意外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4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