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16日電)歐盟對中國進口純電動車加徵暫時反補貼關稅,有分析認為,中國車企早有應對之策,包括轉進歐洲建廠,或建立合資企業,另一些則正考慮從泰國等第三國向歐洲出口,歐盟的關稅雖暫時有影響,但可能不會打亂長期發展。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14日報導,歐盟12日表示,對中國進口純電動車在現有10%關稅基礎上,再分別加徵暫時性反補貼關稅,雖然這一結果早在意料之中,但歐盟的決定還是給許多中國電動車企的「出海」計劃潑了一盆冷水。

報導指出,中國車企要登上世界,必須站穩歐洲和北美等發達市場,各公司有其路線圖。而歐洲加徵關稅的決定或許證明,比亞迪、奇瑞和零跑汽車等中國電動汽車生產商在歐洲擴大規模的決定是正確的,因這些公司在當地更有可能避開進口關稅。

至於長城汽車等尚未在歐洲取得重大進展的其他中國車企,關稅提高的前景則促使採取了戰術性撤退。與BMW在中國有一家合資企業的長城汽車先前表示,因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挑戰日益嚴峻,未來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將關閉3年前於德國開設的歐洲總部。

全球顧問公司艾睿鉑(AlixPartners)顧問章一超表示,整體來說,歐盟加徵關稅並非黑天鵝事件;中國汽車生產商在汽車新時代的總體方向仍然沒有改變。

例如比亞迪去年12月宣布其歐洲首家電動乘用車工廠將開在匈牙利,在歐洲投入重金的中國頂級電動汽車製造商將繼續留在歐洲市場;章一超認為,其中一兩家企業最終將成為全球品牌,並與目前的各大巨頭一樣,在銷售地所在國進行本地化生產。

根據歐盟的新行動,比亞迪汽車將面臨大約17%的額外關稅。但即使新關稅生效,比亞迪Atto 3 SUV的售價仍將比福斯汽車(Volkswagen)同級別產品ID.4 Pro便宜約4%。

此外,零跑和奇瑞這兩家中國車企先前一直沒有在歐洲銷售汽車,但目前正在當地合作夥伴的幫助下推進歐洲市場。

此外,對歐洲出口電動汽車最多的中國車企並不是比亞迪,而是上海市政府全資擁有的上汽集團,上汽銷往歐洲的汽車此次面臨高達38.1%的額外關稅。

不過,上汽旗下的品牌之一「名爵」(MG)一直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泰國正在成為中國汽車製造商的主要離岸製造中心。上汽集團高層表示,「名爵」在泰國的工廠將有能力供應歐洲市場,從而繞過關稅措施。

報導指出,歐盟的新關稅可能只會暫時從整體上減緩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的銷售,但不會打亂長期發展軌跡。(編輯:唐佩君/謝怡璇)1130616



標題:歐盟打擊中國電動車 分析:中企早有應對之策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1727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