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晚間,《我在島嶼讀書2》的第四期節目在江蘇衛視播出。在這一期當中,程勇老師來訪,阿來老師繼續做客,余華、蘇童、程永新和葉子幾位依舊全員在場。他們一起聊了很多作家的年少讀物,更是追憶了很多史鐵生老師不爲人知的事情。

幾位作家紛紛介紹了自己年少時候都讀過什么書籍,從連環畫,到《三國》等等,均有登場。這期節目,猛然讓老編我想起年少時候的一些讀物來,竟然似乎可以和節目當中幾位作家的年少讀物形成對應關系。老作家們當年是讀別人,而他們的作品,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年少讀物。

我小時候,因爲是在鄉下,所以一直到高中,都沒有見過書店。我們在課本之外,是很難讀到其它書籍的。我記得,上初中的時候,有一次,學校門口突然來了一個擺地攤的,賣各種書籍。可當天,是周五。我每周都有固定的20元零花錢,這錢從周一正好花到周五,也就不會省下錢了。

因此,我便沒有錢买那些書籍。我印象當中,當時是趕緊騎行車回家取錢,等返回來的時候,那個賣書的已經走了。有了那次的經驗教訓之後,我每周都會把錢省到周五放學之前了,期待着那個擺書攤的能夠再來。然而,他一直到我考入縣城的高中,都沒有再來。

當年,在鄉下,課本之外的書籍,是非常匱乏的。不過,很多文學作品,竟然會以黃色讀物的方式悄悄流傳。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我比較有印象的一件事情是,我們鄉下有幾口機井,可以抽地下水灌溉。機井的旁邊,都有一個專門看護機井住人的房子。而這些小房子裏邊,總是藏着這樣的或者那樣的文學書籍。

展开全文

這些書籍,清一色的沒有書皮,連書籍的名字都不會讓大家知道。而這些書籍,是在澆地的和看護機井的人當中流傳的。這批大人,是防着我們這批孩子的。因爲他們將這批書籍稱之爲黃色內容,是少兒不宜的。

這些大人,越防着我們,其實就越防不住。有一次,我就在北窪的機井屋子裏邊,悄悄偷出來一本沒有書皮的小說。小說裏邊,確實有一點所謂的黃色內容,但通篇讀來,講的是男主人公生存之艱難的。後來,我去外邊讀書,一直想找到這本小說到底是誰寫的,叫什么名字,幾十年未果。

幾年之後,我去縣城讀書,學校的對面,便是一家書店。老板會把教輔資料放在外邊的屋子裏,而把一些嚴肅文學的作品,以黃色書籍的名義,藏在裏屋。這個老板也有趣,只有購买他的教輔資料,才讓獲得去裏屋閱讀“黃色書籍”的資格。這些書,是可以讀,但不必买的。

像陳忠實老先生的《白鹿原》,賈平凹老師的《廢都》等等,都是當時比較流行的“黃色”讀物。當時,有一本張煒老師寫的《古船》,也是這類讀物當中被閱讀比較廣泛的。這個老板特別有意思,會把一些有這類描寫的內容以書籤的方式標注出來,方便購买過教輔書籍的學生們閱讀。

與此同時,在我們鄉下,也开始流傳一些名字很奇怪的小說,或者說,名字就是很三俗的小說。比如說,我記得,有一次我回老家,見到機井的小屋裏邊終於有一本有書皮的小說,小說的名字竟然是《單身知青血氣方剛搞破鞋》。翻來,其實是王小波老師的《黃金時代》。再有一本,也不男人女人怎么着,翻來,竟然是張賢亮老師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所以,我們鄉下的農民叔叔大爺們,文學素養其實很高,只是他們不知道自己讀的不是黃色小說,而是嚴肅文學作品。這些書,當然都是盜版的。這也是當年的一種現象。一位知名作家,出版了一部小說之後,立馬會有盜版商把小說換一個三俗的名字,然後進行盜版販賣。

余華、莫言、蘇童等等作家的小說,基本上都會以類似的方式在鄉間流傳。後來,電視劇興起的時候,我記得播《紅高粱》,西大胡同的王電工還專門打電話給我,問:馬兒啊,怎么現在電視劇尺度這么大呢,我們當年看的黃色小說,怎么都給拍攝成電視劇了?我只能答:我們這群搞電視劇的,都不是東西。

後來,鄉親們好像就不怎么讀小說了,都喜歡看電視劇。再後來,好像都喜歡看短視頻和網絡直播了。遙想幾十年前,這批大作家們的小說,都是以黃色盜版的方式在我們老家流傳,真是一件頂有趣的事情。估計,余華、蘇童等前輩作家,都不知道這樣的事情。



標題:《我在島嶼讀書2》雜感,嚴肅文學,曾以黃色身份在我鄉間流傳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1218.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