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26日電)新店十四張劉氏古厝歷史建築群,27日將啟用,終結歷時逾14年的爭議。學者認為,比起異地重組3大歷史建築,另處「明記堂」古厝可原汁原味現地保留,更具見證十四張家族意義。

新北市文史學會專案執行長夏聖禮以文字、影像、口述訪談,紀錄新店大坪林劉氏家族18世紀中葉至今的演變。他說,十四張是最早進入大坪林的門戶,也是最晚都市化的區域。1980年代新店實施都市計畫時,當地還是農業保留區。

當地有陳、劉、林、連、江姓等家族,留下許多古厝。但當年因被劃為捷運環狀線南機廠用地,古老歷史古厝及大文山地區發展墾拓史,面臨拆除消失危機。

劉氏遷台第6代子孫劉啟群等家族成員,2011年發動搶救古厝聚落免被拆除,透過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環境法律人協會,聲請法院假處分;家族與學者聲請登錄為古蹟、歷史建築。

文化局表示,新店劉氏家廟(啟文堂)、新店劉氏利記公厝、新店大坪林劉氏文記堂,都是超過200年的建築,分別於2011年8月、2012年8月及2014年3月,登錄為新北市歷史建築。

文化局說,古厝群於2020年於中央新村北側重劃區重組;其建築格局,是北部地區規模最大歷史建築群。去年10月完工後,今年3月19日通過驗收,點交給策展規畫單位,27日啟用後,將舉辦傳統工藝藝師作品展。

國民黨新北市議員陳儀君、民進黨市議員陳永福當年力推保存歷史建築。陳儀君告訴記者,3月底會勘時,發現園區應增設圍牆以維護文化資產安全,部分建物也建議增加修復。對此,文化局說,將邀建築師事務所提出計畫,並評估相關經費。

劉啟群說,宗親會勘時發現,利記公厝有一內門牆並未原貌重組;文記堂的門聯、旗竿,及部分公媽廳(神明廳)梁柱並未完成彩繪,「根本沒有達到原貌重建的標準」。

有宗親認為,並未告知打除部分古厝隔間;對此,文化局表示,重組計畫書圖曾邀宗親代表出席審查會討論,也經文資委員專業審查。

文化局表示,未來將採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委外方式營運,以活化利用歷史建築。目前辦理可行性評估及先期規劃作業,尚未促參委外前,由文化局自己試營運。

對此,陳永福與陳儀君都建議,招商時要顧及原有的歷史承傳,且要保留啟文堂、利記公厝的祭祀空間,才符合原貌保留的意義。

夏聖禮接受中央社記者電指出,劉氏家廟為傳統四合院建築,建築裝飾的剪黏、交趾陶與泥塑彩繪,出自名匠之手,具建築藝術價值。

夏聖禮表示,重組後的歷史建築融合新舊材料、檢修仿作,更重要的是應從「人」的脈絡出發,讓民眾瞭解十四張聚落先民在台灣開墾打拚的歷史意義,理解與重視文化資產的保存、對藝術的認知。

夏聖禮認為,十四張B單元區段徵收區域內,經陳家子孫欲保留先人古墓,集結在地公民力量抗爭,參與都市計畫審議委員會討論,才得以現地保留老樹、古道、古厝、門樓、過水橋、刺竹林、及部分水圳。

夏聖禮說,寬記舊厝(明記堂)是唯一現地保存的古厝,非異地保存的3大歷史建築可比,原汁原味的「舊」,總比濃妝塗抹的「新」來得適宜。從都市計劃的角度,思考地方文化保存的新路徑,現地保留可見證前人對地區開墾的貢獻,不但是地方創生的新趨勢,更對家族史有重大意義。(編輯:林恕暉)1130426



標題:劉氏古厝群拆遷重組畢 學者:現地保留更具意義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10222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