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財政部最新統計數據,今年前5個月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成長16.5%。分析指出,雙位數成長是因比較基期低,且土地出讓收入不如預期、債務到期,地方財政緊張的情況仍未改善。

經過3年疫情,導致中國地方政府財政捉襟見肘,而且經濟趨緩壓力仍在。過去幾個月以來,雖然財政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然而在各式外在因素影響之下,財政矛盾問題仍大。

據中國財政部近日發布統計數據,今年前5個月,中國全國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人民幣(下同)5.38兆元(約新台幣23兆),年成長16.5%。以區域劃分,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收入年成長分別為15%、13.9%、22.9%、20.3%。

第一財經報導引述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羅志恆表示,目前財政形勢穩中有憂,包含高成長來自於低基期、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和債務集中到期,地方財政喫緊的狀態仍值得關注。

報導進一步分析,今年以來地方財政收入總體呈現恢復性成長,而且成長幅度呈現雙位數,然而這個數字背後顯示的其中一個意義是去年比較基期較低。另一方面,土地出讓收入不如預期、民生等剛性支出同步快速成長,使得中國地方財政收支的矛盾仍然較大,緊張情況並未明顯改善。

由於去年4月開始中國各地大規模實施增值稅留抵退稅,整體規模達到2兆元,使得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大減。「如果剔除留抵退稅因素,不少地方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增幅僅個位數」。

此外,由於土地市場持續低迷,今年前5個月,中國地方政府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1.48兆元,年減20%。

分析指出,財政收入資料一般而言有一定延遲性,例如5月份的部分稅收資料是反映4月份經濟情況,而地方賣地收入則反映的是前幾個月土地出讓情況,因為從土地出讓到繳款,一般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由於5月部分經濟數據顯示經濟持續趨緩,因此使得6月的財政收入成長面臨壓力。

報導提到,為了緩解財政收支的矛盾,部分地方政府仍持續在支出端「繼續過緊日子」,包含削減一般性、非剛性、非必要支出,同時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用於保民生促發展領域,並強化預算績效管理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編輯:吳柏緯/曹宇帆)1120620



標題:前5個月中國地方財政收入正成長 收支矛盾仍難解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6101.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