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民遺骨漂泊海外150年 愛丁堡大學返還5日抵台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愛丁堡3日專電)愛丁堡大學今天舉行儀式,返還4具近150年前死於南台灣戰場的台灣原住民遺骨。遺骨從英國直接運抵台灣後,將暫存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南科考古館,直到與部落確認永久安放地點。這是台灣自海外迎回歷史遺骨首例。
愛丁堡大學今天透過新聞稿表示,校方返還遺骨與文物已行之有年,並持續探索處理殖民歷史遺產的適當方式。此次返還台灣原民遺骨落實校方長久以來政策,也是與台灣跨國合作的裏程碑。
原民會向中央社表示,遺骨4日與訪團一同自倫敦出發、直飛台灣,5日抵達桃園國際機場。
1874年日本以琉球漂民在台遇害為由,出兵台灣,與今天牡丹鄉所在位置的台灣原住民激烈戰鬥,日軍隨後取下超過10名原住民的頭顱作為戰利品,其中4具輾轉來到蘇格蘭,被收藏在愛丁堡大學。
遺骨返還儀式今天在蘇格蘭最古老音樂廳之一、愛丁堡大學「聖則濟利亞廳」(St. Cecilia Hall)舉行,台灣方面出席的有原住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鍾興華(Calivat.Gadu)、屏東縣牡丹鄉鄉長潘壯志及原民部落代表、駐英國代表謝武樵及代表處人員等。愛丁堡方面,則有市長艾爾德瑞吉(Robert Aldridge)、愛丁堡大學校長麥拉赫蘭(Gavin McLachlan)、解剖學主任吉陵瓦特(Tom Gillingwater)等。
返還儀式登場前,另有一場與祖靈溝通的傳統儀式,台、英雙方僅部分人員參與。
愛丁堡大學表示,據目前所知,校方所收藏的4具台灣原住民遺骨,他們生前參與攻擊琉球漂民行動的可能性不高。
校方指出,這4具頭顱原是日軍戰利品,戰事結束後被一名隨日軍出兵台灣、擔任軍事顧問的美國海軍軍官帶往日本。
接下來長達約30年期間,這4具遺骨陸續由住在日本橫濱的美國醫師、頭顱收集者艾德瑞吉(Stuart Eldridge),以及蘇格蘭解剖學家、在英屬印度加爾各答(Calcutta)籌設並擔任「印度博物館」(Indian Museum)首任館長的安德森(John Anderson)持有。
1907年,這幾具頭骨被交給時任愛丁堡大學校長、英國解剖學家透納(William Turner),就此存放於愛丁堡至今。
愛丁堡大學擁有的遺骨收藏無論就數量規模或歷史重要性而言,在全世界皆為數一數二,且以頭骨收藏為主。
吉陵瓦特指出,愛丁堡大學共有超過1700件頭骨收藏。
校方今天說明,多數頭骨收藏由透納蒐集取得;一如許多今天擁有解剖學相關收藏的英國大學院校,愛丁堡大學的頭骨藏品也來自前大英帝國殖民地或帝國時期的其他全球網絡。
人類頭骨藏品以往被用於解剖學、人類學,以及如今已被視為無可信度的顱相學(phrenology)研究。
愛丁堡大學指出,在殖民時代,顱相學在英國及歐洲其他地方十分流行,其對頭骨形狀、尺寸及其他結構特徵的研究為種族優劣理論提供說法。今天,愛丁堡大學的解剖學博物館將收藏用於基因學歷史以及人類飲食和遷徙活動等研究。
愛丁堡大學指出,校方返還遺骨與文物已行之有年,同時也與世界各地不同社群合作,以善用相關收藏。
根據紀錄,愛丁堡大學首度返還遺骨或文物是在超過75年前,最近的一次則是在2019年,返還在1880年代英國殖民時期自今日的斯裏蘭卡取得的9具頭骨。
愛丁堡大學表示,校方持續探索處理殖民歷史遺產的方式,同時探究複雜歷史對當代社會的影響。除了遺骨和文物返還,校方正採取一系列行動,檢視大學過去與跨大西洋奴隸貿易、殖民主義及其他種族相關活動與觀念的關聯。
吉陵瓦特說,今天的台灣原民遺骨返還儀式標誌愛丁堡大學與台灣社群跨國合作的頂點。
他強調,校方致力處理殖民歷史遺產,此次返還台灣原民遺骨落實校方長久以來的政策,也就是將被奪走的物件歸還其文化上的適切代表人。(編輯:周永捷)1121103
標題:台灣原民遺骨漂泊海外150年 愛丁堡大學返還5日抵台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483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