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避談中國卻點名台灣 經濟安全終將迎戰「佛地魔」
(中央社記者田習如布魯塞爾特稿)歐盟執委會3日提出四項最敏感科技,以便評估風險及因應,而路人皆知最大潛在對象是中國,但眾官員費勁避免媒體聯想,甚至背景簡報會只點名「對台灣也有高度依賴」,中國成了歐盟不敢說的名字。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將先進半導體、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生物科技四個「對科技安全和科技洩漏具有最敏感且急迫性風險」的科技領域列為優先評估項目,待與27個成員國取得共識後,再進一步討論因應政策。
這是歐盟經濟安全戰略的一環。執委會主席範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等高官在談論經濟風險時,早已多次直接點名中國,不過這次關鍵科技名單的正式發布會和背景簡報會上,歐盟官員們皆極力避免這種針對性。
在以匿名為慣例的背景簡報會,不少記者提問圍繞著中國因素,一位技術官員回應,提出這份名單當然會考量地緣政治風險,但不點名個別國家,以顧及政策涵蓋的完整性。
他在被問急之下還說「相信你(們)已知道,(歐盟)也對台灣有先進晶片的高度依賴」,絕口不提中國的例子。
隨後舉行的發布會上,負責歐盟內部市場和產業政策的執行委員布勒東(Thierry Breton)更直接被問到歐盟如何因應晶片依賴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
布勒東答覆,這套關鍵科技政策「不針對任何大陸、國家或諸如此類」,當然歐洲晶片「對世界的那個部份(指亞洲)很依賴,不只台灣,還有韓國」,因此他才提出歐盟晶片法,找回歐洲晶片製造力。
在場記者追問中國這個「房間裡的大象」對歐盟政策有多大影響。布勒東強調該政策「不是為了中國而設計」,是歐盟看到關鍵科技對外太過依賴的風險,因此「做我們該做的事」。
出席同一發布會的歐盟副主席喬霍瓦(Vera Jourova)回應時,重申政策不具針對性,但也坦言在許多領域「中國確實是隻大象」。
歐盟與中國正在且戰且和的新關係摸索階段,拿台灣當經濟依賴議題的「擋箭牌」,恐怕未必能避免中國跳腳,畢竟歐盟正在建構的整套經濟安全政策處處劍指中國。
就在關鍵科技名單發布的同一天,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通過了「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立法,這也是歐盟經濟安全架構的一環,該法源起於中國對立陶宛的貿易脅迫事件。
執委會是在6月向成員國提出「歐洲經濟安全戰略」,試圖將已提案及規畫中的相關政策整合到這個框架內,並表明將陸續提出四個領域的風險評估:供應鏈韌性、關鍵原物料、科技安全及洩漏、經濟依賴或經濟脅迫的武器化風險等。提出關鍵科技名單即基於前述科技安全及洩漏的風險評估所需。
不論製造業供應鏈、關鍵原物料,或是避免高科技洩漏、遏阻經濟脅迫,中國都是歐盟避無可避的主要對象,但歐盟同時又難以割捨與中國經貿往來的利益,致使其各種「去風險」(de-risking)政策明明以中國為靶,矛頭卻不想對得太準。
於是,在歐盟談中國就衍生不少代名詞。它是歐盟房間裡人人看得見、卻人人都不提的「大象」,它也是歐洲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採訪一位匿名執委會官員的比喻:「歐盟的佛地魔」,亦即「哈利波特」小說裡那位眾人皆怕說出名字的大反派。
無論說不說出口,中國已是歐盟「刻在心底的名字」,如果歐盟想成為布勒東所期待「像個真正的地緣政治強權」,最關鍵是要提防27個成員國同牀異夢削弱了政策強度。連串經濟安全方案出擊,若射不中靶心,徒然減損歐盟實力。(編輯:陳政一)1121004
標題:歐盟避談中國卻點名台灣 經濟安全終將迎戰「佛地魔」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8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