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娜扎:在感情中屬於被動型 比較要強不喜歡妥協
搜狐娛樂訊(莊自修/文)由陳曉、古力娜扎領銜主演的都市情感劇《無與倫比的美麗》正在江蘇衛視熱播。該劇講述了數位青年奮鬥在“四分之一人生危機”下,通過對他們生活事業愛情多方面的展現,聚焦當今都市現實,直擊職場“青年危機”的故事。
在劇中,娜扎飾演表面強硬內心柔軟的余佳恩,堅持原則與自我。談及出演這部劇的初衷,娜扎透露,自己被劇本打動,覺得故事非常真實,尤其是余佳恩的經歷讓她非常有共鳴感。
對於余佳恩,娜扎直言,兩人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的是,性格都比較要強,在感情中屬於被動型,不太容易妥協。不同的是,她覺得自己的個性比較軟,沒有余佳恩那么溜的嘴皮子,“這是我努力想學習的部分吧,如果學會了,之後吵架一定不會輸”。
該劇聚焦30歲人群的變化,回憶起自己的30歲,娜扎坦言過生日的時候會有一點害怕,但經歷過之後覺得內心變得強大,“成長是肯定的,但外形這方面我沒有覺得有什么很大的變化”。
聊及未來發展,娜扎對自己的期許是順其自然,希望每年能有一部電影作品,至於電視劇,她表示自己如今看劇本和角色比較多,不太會隨便就進組拍戲。
談角色:
和陳曉合作非常默契 羨慕余佳恩口才好
記者:余佳恩這個角色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
娜扎:我第一次拿到本子之後,讓我眼前一亮,這個本子真的非常好,看的時候有很多共鳴,不管是余佳恩、張清還是李念歡,她們每次說出來的句子都非常能戳到我。可能因爲我考大學的時候也是從新疆來到北京,最开始也有一種北漂的感覺,一路走來跟余佳恩的經歷會有一些共鳴。整個劇本,我覺得都非常真實,不會讓我覺得好像離我們的生活很遠,很架空的感覺。
記者:這次在表演上,覺得比較大的挑战是哪方面?
娜扎:比較大的挑战是同期聲。因爲我們這個劇很生活,很接地氣,每個演員都要原聲台詞來表現。當時我擔心自己會做得不夠好,但是我也有做,也有下工夫,反正每天有事沒事就不停地背台詞,不停地揣摩劇本。當時台詞對我來說比較重要,因爲導演說了,這部劇只要台詞成了,就幾乎成了,所以在這方面會下比較大的功夫,也希望自己整個人更接地氣,更有生活氣息。
記者:在感情上,余佳恩多少顯得有些被動,你本人在感情中是屬於那種大膽追愛型,還是被動型?
娜扎:我其實是被動型的,我跟余佳恩這方面還挺像的,而且性格比較要強,不太喜歡、不太容易妥協,比較要強。
記者:你覺得你和余佳恩性格上最大的不同之處是什么?
娜扎:不同之處,我的個性會比余佳恩稍微軟一點,嘴皮子也沒有她那么溜。我覺得她嘴皮子太溜了,這是我努力想學習的部分吧。如果我學會了,之後吵架一定不會再輸了。
記者:這是你和陳曉第一次合作嗎?合作下來感受如何?
娜扎:陳曉是一個很專業很敬業的演員,我們也是第一次合作,合作的時候還是挺有默契的。而且他人特別好,每次我詢問一些專業型的問題,他都會很有耐心地回答我,我們每一次走戲都挺順暢的。他演技也特別好,現場我們經常即興發揮,合作下來還挺开心的。我經常也會去觀察他演戲的狀態,從他身上學習到很多東西。
談生活:
30歲後內心變得強大 希望未來的自己順其自然
記者:你剛剛在介紹的時候說余佳恩有重來的勇氣,那你覺得自己有沒有重來的勇氣,做的最勇敢的一件事是什么?
娜扎:我當然有重來的勇氣了。我是一個不會輕易放棄的人,不管遇到任何的問題,我都還是愿意很堅強地挺過去。因爲我相信只要努力向前看,一切困難都可以去衝破。勇敢的事情的話,我在綜藝裏面蹦極,很多女生好像不太敢蹦極,但是我嘗試過了,我就沒有遺憾了。
記者:這部劇說的是30歲後人群的變化。30歲後,感覺自己有什么變化嗎?
娜扎:說實在的,我沒有感覺到自己有什么變化。30歲要過生日的時候,那一刻我會有一點點怕。但是當我經歷了之後,我覺得好像沒什么改變。可能內心在慢慢強大,心智也越來越成熟。成長是肯定的,但是外形這方面我沒有覺得有什么很大的變化。
記者:外形是沒怎么變,對接戲、表演、生活的看法有變化嗎?
娜扎:會變得更細膩,想得會更多一些,也會想要把每件事情做得更完美。
記者:對於未來的自己,你會有怎樣的規劃或期許?
娜扎:我現在的想法很簡單,對於未來的自己,我還是希望順其自然,我不會去想太多。就是活在當下,享受當下,一切順其自然。遇到問題就解決問題,遇到新的挑战就去大膽挑战,遇到新的嘗試就去大膽嘗試,就是這么簡單。
記者:這兩年你在大熒幕上也有不少優質的作品,未來電影和電視劇,會更側重哪方面?
娜扎:如果情況允許的話,不管是電影還是電視劇,我都希望自己有詮釋的機會,我不太會去分哪個是重點。電影一年我覺得最少能有一部,電視劇我可能看角色、看劇本比較多,這個對我來說比較重要,也不太會隨便就進組拍戲了,還是會選擇一些確實比較好、適合我的劇本。所以電影、電視劇我都不會去偏向哪一個,哪個好我就去哪一個。
標題:對話娜扎:在感情中屬於被動型 比較要強不喜歡妥協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30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