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自我認同 旅法音樂家周少葳吹奏長笛新語言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9日專電)台灣旅法長笛演奏家周少葳4月底在法國推出首張專輯,為極少數在法國推出個人專輯的台灣演奏家。周少葳告訴中央社,台灣女性認同是她出發點之一,希望作品展現多元、突破侷限。
專輯名稱為「砅— 聲音、民間譚、影像」。「砅」意為履石渡水,周少葳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很像我在籌備專輯時的心態,須一步步走,時而差點落水,終抵達彼岸」。
有別於古典優美的長笛演奏,周少葳走上當代音樂之路,探索超越音樂與自我的可能性。
實體專輯充滿原創性,結合長笛、人聲與聲響的聲音,及文字與圖像創作。專輯中7首歌曲風格各異,有的曲目十分具象,有的盡現音符的跳躍與突兀;有的充滿音樂性,也有如獨白人聲重複念叨的,一張極難定義的作品。
專輯邀請法國攝影師達佛(Yves Vincent Davroux)和台灣言說藝術家楊雨樵和合作。藝術家根據每首歌的感覺,在CD本中搭配黑白底片照以及對應的各地民間譚,為聽覺、文字與圖像的3種文本。
楊雨樵表示,「長笛曲、民間譚與攝影作品在CD製作中進行了互文,帶給聽眾截然不同的感受體驗」。
周少葳告訴記者,「製作時思考如何把我是台灣人這件事在專輯中呈現。搭配世界民間譚,並在CD本中放入中法雙語,展現多元文化與藝術合作,也是我追求的」。
「透過矽孔雀石玻璃」一曲便和台灣旅美作曲家林慕萱合作,兩人有許多相似性,包括高中畢業就獨自出國唸書、投身當代藝術、另一半是歐洲人。
周少葳希望一首能呈現「台灣女性尋找認同」的曲目,兩人合作便以此為出發點,再邀請台灣箏演奏家郭靖沐一起演出。
曲中有許多海的聲音,「我之前住南法馬賽、林慕萱住加州、郭靖沐則住宜蘭,歌曲中有3個海的聲音。對台灣人而言,『海』就象徵家鄉,會聯想到母親或女性,這也是慕萱用海貫穿曲子的原因」。
歌曲中有演奏者的人聲、流行樂和電子樂元素,「我們不希望被歸類,渴望跳出舒適區、突破侷限,所以專輯中常會聽到我的聲音。傳統來說我們都聽不到演奏者的聲音,但我覺得自我的聲音也很重要,想嘗試分享更私密的東西」。
透過這張專輯,周少葳開始思考尋找自我身分、何為「台灣元素」及如何表達。「台灣是個多元文化融合之地,所以只要我心繫台灣,我就是台灣,不需要刻意展現台灣元素。我想透過跟台灣藝術家合作出版,讓歐洲人聽到我們的創造力」。
周少葳作品充滿實驗性,與既定印象中的長笛演奏大相逕庭,其中更有首歌曲只有3人富有節奏感地輪流反覆朗誦數字,沒有任何音符。
周少葳解釋,作曲家以波蘭藝術家歐帕卡(Roman Opalka)著名作品「1-∞」為靈感,創作出「鏡中羅曼-邊緣上的細節」(Roman au Miroir),是一種概念與表演藝術,由人聲出演。
「1-∞」中,歐帕卡每天都在畫布上寫下具有意義的數字,如薛西弗斯永無止境地嘗試,為「時間與生死運行的哲學與圖像」。
當代音樂講求創新。合作過的作曲家林煒傑分析,傳統長笛在比較詮釋的差異,聽樂手如何把長笛吹出更美的聲音;但當代是「超越長笛,把長笛變成嘴的延伸,因此樂手本人特質更加重要,用這些曲講想分享或表達的故事」。聲響藝術家林其蔚則評論周少葳正「找尋長笛的新語言」。
同時任教於法國音樂院的周少葳致力推廣音樂教育,她分析,台法音樂教育體制規劃方式不同外,最大的差異,也是台灣需要學習的地方,是法國對藝術文化與哲學教育的重視。
她說,透過哲學教育,演奏者可以更加理解音樂家的思想、情感、歷史背景,「若不了解或無法獨立思考的話,那只是彈音,表現出來的音樂性就會很不一樣」。(編輯:張芷瑄)1120610
標題:探尋自我認同 旅法音樂家周少葳吹奏長笛新語言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9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