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兩會,已經正式閉幕。

每年兩會期間,來自不同行業領域、不同地區的委員及代表們,都會帶着自己精心准備的提案和建議,步入會堂。

因爲所處行業位置較高,他們往往能看到潛在問題,他們的一些提案也確實能推動行業進步。

這其中,就包括演藝圈。

能入座的明星,基本已經在演藝圈擁有了一定成就,德才兼備。

相比其他行業,他們更被大衆熟知,因此他們的提案也會備受關注。

他們的發言有的情感真摯,有的直面內娛醜聞、角度犀利,有的貼合到了底層群體的生活。

今天,皮哥就與大家聊一聊兩會期間六位明星的發言,我們不妨就從言辭最激烈的馮遠徵开始。

第一位:馮遠徵

上一屆的政協會議,馮遠徵作爲委員也參加了。

他在提案中,談到了資本影響、限制演員片酬,以及整治飯圈亂象。

展开全文

在當時,這幾個問題確實都是演藝圈的“死穴”,三年後再看,也的確改善了不少。

今年參加會議時,馮遠徵已經是北京人藝的院長。

位置更高,經歷得更廣,看得也更清醒,更透徹。

此次他的提案,直擊流量時代下的“文盲演員”

老一代的演員在個人文化素養上,都是經得住檢驗的。

豐厚的文化閱歷,也幫助他們在塑造角色時,能夠厚積薄發。

但年輕一代的藝人,在這方面確實讓人無比失望。

有人路演時,被問對角色的理解,難以回答,尷尬冷場;

有人參加直播,連最基本的常用漢字都能寫錯;

有人連建黨、建國的概念都分不清楚,但戲約卻連續不斷。

最後連官媒都看不下去,親自下場痛批這些明星是“絕望的文盲”。

其實大部分從專業院校畢業的科班演員,他們的文化基礎還是可以的。

但在流量時代下,不少藝人靠着長相迅速躥紅,甚至被捧爲一线頂流。

這類明星越多,演藝圈“文化空心”的亂象,也就越來越嚴重。

對此,他提出‌“精英式培養”方案‌——

重點對口藝術院校,不要擴招,別向流量妥協,對真正有表演天賦的學生集中培養;

同時推動行業建立演員文化等級認證制度,打破“唯流量論”評價標准‌。

在採訪中,馮遠徵也多次強調,“如果想走得長久,就一定要好好學習。”

換言之,演員拼到最後,一定拼的是文化。

但客觀來說,流量演員牽扯到了太多利益。

作爲觀衆,我們期盼着這一轉變早日到來,但也注定任重道遠。

第二位:張凱麗

今年是張凱麗擔任政協委員的第八年。

往年她也提了不少建議,比如自媒體亂象的整治,文藝工作者要腳踏實地。

去年她提了短視頻如何健康發展,今年她又談到了時下很火的短劇。

短劇的盛行,有多重原因。

電視劇的頻繁注水,以及短視頻融入日常生活,都一步步影響着大衆的心理及行爲傾向。

如今短劇時代已經難以阻擋,那更值得關注的,就是如何規範好這一新生行業。

在誕生之初,短劇的問題確實不少。

露骨女性博眼球,贅婿豪門恩怨復仇,還有無數雷同的穿越回古代情節。

近兩年,在管控措施出台後,無底线的短劇已經很少見了。

張凱麗在提案中講到的,也主要是“短劇如何精品化”。

比如同樣是穿越到朝鮮战場,你可以拍成帶着現代武器橫掃敵人的神劇,也可以走心,帶給大衆觸動和深思。

如今越來越多明星大咖,也开始試水短劇賽道。

去年周星馳推出了《金豬玉葉》,一共24集,每集時長5分鐘。

劇情節奏是快,但整體有些高开低走。

可以預見,短劇規範的提案,除了張凱麗外,其他與會人員也會提。

期待未來短劇能夠在精品化的道路上策馬揚鞭,真正拿出破圈的優質作品。

第三位:甄子丹

去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甄子丹呼籲電影圈從業者多到香港拍電影。

他還提出未來是否能开發出一款耳機,戴上就能實時翻譯,這樣一些外國觀衆能夠直接在影院欣賞中國電影。

今年他在會上的發言,還是和香港電影有關。

他提出香港的電影人,應該向《哪吒2》學習,在拍攝之前,認真對故事內容和市場進行評估。

在《哪吒2》登陸香港市場後,甄子丹就帶着家人第一時間到影院觀看,還曬出了海報合影照片。

一些好萊塢的友人,也向他打聽這部電影,他深感自豪,坦言中國文化已經走向世界。

而在會議期間,他接受媒體採訪時的一些言論,也頻頻登上熱搜。

比如他在通道行走時,有台灣媒體詢問他對於寶島藝人轉發“台灣省稱謂”的看法,他強硬表態:祖國統一是必須的。

第四位:廖昌永

去年政協會議期間,廖昌永談到了自己對於“粉絲文化”的看法。

他覺得這是一把“雙刃劍”。

往好了看,對於藝人的知名度是有提升作用的,反面就是藝人被粉絲的荒唐行爲牽連。

所以藝人和粉絲之間,還是要靠作品來連接,一味捧殺,只會害了藝人。

今年會議上,他的重心更多聚焦在校園學生的文化培養。

他建議安排更多名家大師走進校園,讓學生在真實互動場景中拓寬眼界,感受藝術薰陶。

作爲中國著名歌唱家,以及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也談到了當下的音樂市場。

這幾年,在短視頻的推動下,網絡上多種音樂風格相繼火爆。

你能聽到經典歌曲、國風國潮音樂,也有快節奏流行樂曲等。

對此廖昌永表示,藝術創作本身就是繼承和創新相互作用的過程,但人對美的追求總是一樣的。

音樂在生活中也有着獨特作用,某種意義上,它是人類社會中情感維系的一種紐帶。

廖昌永一直推動將中國藝術歌曲走向世界舞台,借助琴棋書畫等舞台形式,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文化。

第五位:靳東

靳東不僅是政協委員,他還是中國煤礦文工團團長,去年8月履新。

中國煤礦文工團隸屬國家文旅部,正局級事業單位,和各類民間影視協會,還是有本質區別的。

所以靳東本人是有編制的,是正兒八經的國家廳級幹部,級別比自己在《突圍》中演過的齊本安還要高。

靳東雖然早年因爲“諾貝爾數學獎”引發過一些爭議,這幾年演的電視劇,也難言突破。

但有一說一,在政協委員這個崗位上,他還是盡職盡責的。

今年會議上,他提了幾個提案,幾乎每個都衝上了熱搜。

而且還真不是“名人效應”,細品能發現,這些提案確實有點水平。

比如AI濫用問題。

特別是AI換臉這事,靳東自己就已經“見識”過很多次。

在靳東主演的《突圍》中,劇方就使用了換臉技術,將一位爭議演員的面部進行了更換。

這畢竟是個補救措施,戲份也不多,除了看着有些別扭外,整體也無傷大雅。

但之後AI換臉的運用,不再局限於影視制作行業。

門檻降低了,一些別有用心之人,就开始利用它進行詐騙。

在短視頻平台上,靳東的AI視頻一度接近泛濫,有些年紀比較大的女性,就被“假靳東”騙過。

靳東嘆着氣感慨:一些喜歡我的影視劇的觀衆,被AI換臉視頻騙得很慘

男明星被換臉,主要是用於詐騙,女明星的遭遇,則令人更爲痛恨。

很多無良網絡用戶,將一些淫穢視頻照着女明星AI換臉,給當事人造成非常惡劣的影響。

2024年3月,一宗“涉黃AI換臉案”,主犯虞某聲稱:“只要能看到臉的都能換。”

虞某最終因制作、傳播淫穢物品牟利罪,被判有期徒刑七年三個月。

除了明星遭遇的這些煩心事外,AI制作引發的一系列版權問題,也難以掩蓋。

今年《哪吒2》熱映,一些人爲了流量,使用AI技術生成哪吒或太乙真人的視頻,在網絡上大肆傳播,賺取收益。

看着是熱鬧,但其實已經嚴重侵犯了片方角色版權。

還有當下熱門的“角色AI配音”講電影賽道。

看着是新穎,但邊界如何界定,目前也沒有明確的規範。

所以能在會議上點出“AI濫用”這個問題,靳東看事情的視角還是比較犀利的,發人深思。

再比如他提出的“遺囑庫”提案。

這個倒不是娛樂圈專有的,而是關乎普通大衆。

靳東的意思是,現在60歲以上的老年人越來越多,國家也許可以推出一個“遺囑庫”,老年人可以每年對個人遺囑進行更新。

這樣如果未來產生遺產糾紛,就有了當事人意愿進行遵循,也能減少因此引發的社會矛盾。

這個是不是靳東自己想的,並不重要。

作爲政協委員,他能把這么有建設性的想法提出來,那就是功勞一件。

對於提案上熱搜這事,他本人則簡單回應:因爲都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吧。

第六位:刀郎

刀郎除了歌手身份之外,在去年年末,還通過補選成爲了成都市人大代表。

今年成都市舉辦人大會議時,刀郎就作爲代表參加了,還進行了一番真摯發言。

刀郎非常贊賞成都的音樂基因與开放氛圍。

“成都的音樂氛圍很濃,人才也特別多,現在音樂產業的環境非常好。我會持續關注成都音樂之都的建設,爲音樂產業的發展做我的貢獻。”

過去一年,刀郎演唱會开一場火一場,期待接下來他在新角色之上,也能做出更大的貢獻。

這幾位明星,提出的不同的提案和建議,都值得肯定。

能參與到兩會中,共商國是,是莫大的榮譽。

能將這樣的榮譽擔在肩頭,並提出不卑不亢的建議,這些明星委員及代表都是好樣的!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標題:再看兩會6位明星發言:刀郎真摯,馮遠徵清醒,靳東發人深思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3580.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