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娛樂專稿(山今/文)在一則花絮視頻中,李安對阮經天說,“你的表現非常好”。

這部讓他獲得認可的作品,是正在上映的《周處除三害》,豆瓣8.2分,票房已經破億,阮經天也憑此再次拿到金馬最佳男主角提名。

兩年前,阮經天還在用套路的演技出現於4.4分偶像劇中(《舌尖上的心跳》);兩年後,他已經成爲了李安認可的好演員。

最近熱播新劇《唐人街探案2》的主演邱澤,也曾完成過偶像劇演員到影帝的蛻變。

他們均非個例,賈靜雯、林心如、周渝民等過去深耕於偶像劇的演員,這幾年或多或多都完成了轉身。

台偶演員,怎么就悄悄轉型,驚豔所有人了?

01 演技真的變好了嗎?

在《周處除三害》中,阮經天飾演男主角陳桂林。

這是一個復雜又立體的角色。一方面,他是榜三悍匪大哥,喫完盒飯就能把人殺了;同時,他自認肺癌晚期患者,以爲死期將至,开始思考人生意義這個宏大的哲學命題。

阮經天確實演得不錯。

剛登場,他在路邊喫着盒飯和人闲聊,帶着漫不經心的笑容,聽路人講悍匪陳桂林的故事,敷衍地搭着話,仿佛真的只是一個喫飯無聊順便聽聽故事的小弟,表演自然且生活化

隨後自報家門,面露兇色,三兩步就將目標擊殺。反差之下,陳桂林的形象也瞬間立住了,這是一位強大又狂妄的悍匪。

展开全文

得知奶奶去世時的抽泣、接受洗禮自以爲獲得重生時的大哭、死刑剃須前落下的無聲的淚,這些需要情感爆發的戲份,阮經天也演出了不同層次的情緒,很有感染力

如果說憑借《艋舺》拿下金馬影帝是導演的功勞,那么《周處除三害》中的陳桂林,則是屬於阮經天本人的表演高光時刻

在這部電影中,他真正完成了從偶像劇演員到演技派的蛻變。

阮經天並非第一位“變形成功”的台偶演員。最近新劇《唐人街探案2》在播的邱澤,幾年前也曾憑借《誰先愛上他的》拿下影帝。

《誰先愛上他的》之後,邱澤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脈,既能飾演一些和自己反差較大的角色,也可以放棄形象出演殘障人士。即使回到《生活家》中的霸總舒適區,他也沒有中年男星普遍的油膩感

除了最近有作品的阮經天、邱澤,其實很多台偶演員在這幾年都完成了轉身。

周渝民主演了8.2分的懸疑犯罪劇《逆局》,擁有了除偶像劇外的代表作。

女演員方面,林心如合作網飛,三季《華燈初上》讓其成功轉型制片人。她去年也有8.8高分制片作品《有生之年》上线。

賈靜雯憑借《我們與惡的距離》拿下金鐘獎最佳女主角,之後又和台灣知名導演鐘孟宏合作電影《瀑布》,再次拿下演技獎項。

爲何台偶演員的轉型仗,就能頻頻傳來捷報?

02 台偶演員北上的這些年

實際上,台偶演員轉型背後,未嘗沒有被動因素

回顧台灣偶像劇在內地的這些年,經歷了蜜月、冷靜到離場的進程。

千禧年初,內地娛樂產業剛起步,偶像劇基本靠舶來。大量台灣偶像劇進入內地市場,《流星花園》《王子變青蛙》《惡作劇之吻》《命中注定我愛你》《放羊的星星》等熱播台偶劇,成爲了很多觀衆的童年回憶。

台偶劇大受歡迎的同時,也培養了一批偶像明星,如言承旭、周渝民、明道、阮經天、鄭元暢、林依晨、楊丞琳、陳喬恩……

這其中的一些演員,即便在後來很多年都沒有代表作,但憑着年輕時拍攝的偶像劇與影響力,如今偶爾也能上上綜藝,直播帶帶貨。

很多觀衆將《我可能不會愛你》視爲台偶最後的輝煌。的確,2010年前後,質量上不再具備競爭力的台偶,從內地黯淡離場。

你方唱罷我登場。取代台偶以及台偶演員的,是內娛自己的偶像劇,以及內娛自己培養的偶像明星。

在台偶風光又退場的這些年,內地偶像劇也完成了自己的華麗轉身——從模仿日韓進入IP改編時代。

《仙劍奇俠傳》系列、《何以笙簫默》《杉杉來了》《微微一笑很傾城》等仙俠、偶像劇的熱播,捧紅了新一代偶像明星,其中就有我們熟悉的85花。

內娛有了自己的造星體系,85花之後又有90花、95花、00花;等待在偶像劇中上位的95生,也大有人在。

留給台偶演員的空間實際很小了,他們和台偶一樣,已經不再具備競爭力。

原因很簡單也很現實。一是年齡,千禧年前後走紅的台偶演員們,大多生於80年代初;二是流量,這些台偶演員走紅時沒趕上流量遍地跑的互聯網時代。

無論是仙俠、古偶還是甜寵,在不差人的娛樂產業,永遠有比他們更年輕、更合適的人選。

憑借《流星花園》紅極一時的言承旭,高齡奮战偶像劇,搭檔年輕小花沈月、徐若晗,在《夏花》中憑借荷爾蒙短暫回春。

周渝民那幾年搭檔迪麗熱巴、劉濤,在低分古偶中橫跳。《周處除三害》前,阮經天一邊在電影中出演配角,一邊留在偶像劇舒適區,出演《扶搖》《舌尖上的心跳》,但兩部作品的口碑與市場表現都一般。

男演員還能有主角戲,女演員的處境更爲殘酷。賈靜雯在內地最後一部影視劇作品是《成化十四年》,雙男主劇,其中她飾演貴妃;林心如則基本只出現在綜藝。

戲少、戲不好等現實問題,某種程度上也促成了台偶演員迫切的轉型。

03 沒有台偶小甜劇了

台偶演員的轉型,實際也是台劇整體轉型的結果。

在內地黯然退場後,回歸本土的台劇並沒有變得更好,沉寂了一段時間,也曾被《甄嬛傳》《延禧攻略》等陸劇攻佔市場。

直到2016年,台灣推出“植劇場”,當地知名導演、編劇、演員加盟,主打愛情、靈異、推理、改編四大賽道,制作了一系列口碑較高的電視劇。

在內地獲得一定關注度的高分劇《茶蘼》,就是該劇場的作品;許光漢也是從“植劇場”作品《戀愛沙塵暴》走出的新人演員。

另一方面,由於台灣娛樂市場容量有限,無法完成自給自足的內循環,需要擴展市場。所以和網飛等流媒體合作顯得順理成章,吸納資金的同時引入更成熟、嚴格的制作體系

台劇與海外流媒體的合作,2017年开始,2019年迎來爆發,出現了《我們與惡的距離》《想見你》《俗女養成記》三部高分爆款作品。

可以說,從19年到現在,台劇已經逐步完成了產業升級。主打甜寵的偶像劇,已經成爲過去式,取而代之的是現實主義表達,以及對社會議題的探討。

產業的轉型,勢必也會帶來演員的轉型。所以賈靜雯在《我們與惡的距離》裏成爲視後,林心如合作網飛,自己制片,阮經天、邱澤以及許光漢(《關於我和鬼變成家人的那件事》)也在多元議題作品中證明了演技。

而內娛的市場很大,賽道也分得很細,男頻有最適合男頻的人,懸疑等嚴肅題材則由叔圈看管,每條道上都擠滿了角兒,競爭更爲激烈

同時,內娛偶像劇仍然擁有廣大受衆,有市場也有需求,甚至在韓劇和台劇轉型的這些年,是內娛偶像劇撐起了海外甜寵愛好者的一片天

事實上,在產業結構不同的情況下,台偶演員的轉型頗有破釜沉舟的意味,進無法攻,退也守不了。那些沒有成功轉型的台偶演員,如今的選擇大概也所剩無幾。

而對於內娛偶像劇演員來說,轉型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決心與時間。胡歌從《仙劍奇俠傳》到《南方車站的聚會》《繁花》,用了十幾年;趙麗穎也是通過多部作品的慢慢積累,才走到如今。

回到最初,台偶演員怎么就能悄悄轉型驚豔所有人了?某種程度上,這是市場問題,也是產業問題。



標題:從阮經天《周處除三害》到邱澤《唐人街探案》,台偶演員爲何都轉型成功了?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86386.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