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預告了一段時間,吳彥祖和兩個平台共同推出打造的线上英語課程正式上线,兩天狂卷了兩千萬,398元上84節課,這個價格還能看吳彥祖講英語,想想也算是挺良心。

無獨有偶,跨界創業的不止她一個人,王祖賢在去年年底的時候就在她的現住地加拿大溫哥華,开了一家艾灸養生館。女神親自上手艾灸按摩,一個小時折合600元人民幣,也挺良心了。

說起這種跨界明星玩得最成功的,要當數謝霆鋒推出的系列預制菜,18线小縣城的超市裏面都能夠看到他的貨。硬生生將演員的個人愛好打造成了知名IP,开發出了事業第二春。不靠拍任何一部戲都能夠躺在家裏把錢賺了,明星跨界這一招玩出了新花樣。

展开全文

明星做網紅是降維打擊,但粉絲也不是純韭菜

明星在網絡平台上有了新營生,不是大家第一次見,這些年來不少的明星都跨界賣貨成了主播,有些人甚至隱隱約約大有一種把賣貨直播當成了自己主業的趨勢。可是,有些明星似乎覺得自己下凡去當網紅屬於降維打擊,依靠自己的明星效應,一門心思割粉絲的韭菜,大家上當多了漸漸地練就出來了火眼金睛,开始會分辨好壞。

吳彥祖今天要是去直接直播賣貨,未必能收割出來兩千萬。吳彥祖本就是美籍華人,英文說的比中文好,由他來教英語這件事情也不算是純粹把粉絲當傻子哄。還有,喜歡吳彥祖或者是熟悉吳彥祖的粉絲,如今年齡估計也都不小,起碼是30歲以上。這個年齡階段的人不可能去認真學英語,但又不想完全荒廢自己,利用碎片時間,又欣賞了自己年輕時的偶像還又能夠吸收一些知識,一箭雙雕,這把如意算盤打得太精了,難怪能夠賣得這么好。

技術迭代降低跨界門檻,突破傳統藝人第二春

同時大家必須承認的一個優勢,則在於科學技術的升級迭代,幫這些藝人可以有了跨界的新選項新玩法。傳統明星做跨界不是一天兩天了,畢竟演員是碗青春飯,大家都希望能夠在自己不當紅的時候依然有着收入保障。

大部分明星跨界創業,都是選擇开店、很沒有技術含量的餐飲就是重災區。只不過這樣的模式有些老套,且不一定是能夠持續下去。

前兩年做得最好的陳赫的火鍋店,陷入了關店潮。還有謝娜,搞了一個潮牌歡型,一开始是男裝女裝都有,接着砍掉了男裝只剩女裝,最後這個牌子消失得無影無蹤,酣暢淋漓地書寫了一場明星創業的失敗案例。

說句玩笑話,到了這個年頭真得多學些技術改變生活。不管是吳彥祖能夠在线上搭配AI共同教學,還是謝霆鋒能夠創辦起自己的廚師IP產品,都要感謝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而看似回歸了傳統开了艾灸養生館的王祖賢,也是由於如今信息泛濫的時代,人們的心靈不安定,所以想去尋求療愈。按摩店都不用宣傳,老百姓社交平台一刷,都想去打卡。

影視寒冬只是部分借口,個人追求不只娛樂圈

明星近年來不務正業,有個統一的借口,那就是影視寒冬,大家沒有好戲拍,所以只能想個辦法增加收入。不過,看看這些人的性格和他們的行爲方式,我們會找到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謂的影視寒冬可能是個借口,一些想從事副業的藝人,他的人生重心可能就不在娛樂圈。

最典型的就是王祖賢,不到30歲的時候就徹底跟娛樂圈說拜拜,余生都不可能再有復出的可能,真心不喜歡拍戲,產業早已遍布大江南北。據說,去年的時候還給湖州市上了好幾百萬的稅,在那邊有着房地產業,布局了些民宿。

非典型的謝霆鋒,明明臉還在,還能拍戲,靠着自己早些年攢下的人氣和本來家裏面就有的資源,就算是喫老本也能喫得香。只是,他估計也是志不在此,不想那么努力去拍戲,能擱家裏當老板,幹嘛還要出去拼命呢?

至於吳彥祖,縱觀他這個人在娛樂圈幾十年的發展路徑,確實事業心不是特別強,看不出來天賦異稟,更談不上有多熱愛演員這份工作,搞個副業才是情理之中。



標題:兩天兩千萬,1小時600元,揭祕吳彥祖和王祖賢跨界背後的吸金密碼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201029.html

轉載僅爲傳播優質文章,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