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

2022年12月以來持續推薦圍繞上證50的國企改革方向,中字頭央企指數今年累計漲幅23%。年初我們提出上證50+科創50是兔年投資首選,科創迎來第一波主升浪;3月《科創50有望突破》,科創迎來第二波大漲;隨4月底科創行情开始調整後,5月末《科創有望率先企穩反彈》再次看多,今年以來科創50累計漲幅4.7%。

核心觀點

政策博弈期,關注內外部變化。溫和復蘇動能放緩,地產銷售疲軟態勢顯現,內部貨幣政策和產業支持力度均可期,國內貨幣政策有可能开啓一輪持續調降過程,國常會通過促進家具消費措施、北京印發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方案等產業政策陸續發布。外部環境壓制短期風險偏好,聚焦七月美聯儲議息會議。美聯儲6月如期暫停加息,但表述較爲“鷹派”,即利率限制性時間不夠長,不足以讓通脹達目標,市場預期今年再加息兩次,不排除兩次會議連續加息。配置方面,當下等待產業催化和經濟政策、外部波動較大的背景下,重視中報業績:1)利率下行期受益的高股息低估值資產;2)產業供需改善吸引外資流入,如新能源中價格企穩的光伏、迎來旺季的風電;3)有望受益穩增長政策發力,如乘用車、白色家電、機器人。

內部變化:新一輪政策發力期。1)流動性有望保持寬松:與刺激政策相協同,國內貨幣政策有可能开啓一輪持續調降過程,向後看,歷史上的寬松周期往往是連續的,直至經濟和通脹的回暖上行。2)回顧歷史近3輪降息經驗,經濟和通脹的回暖或爲結束降息的充分條件之一:PMI:最後降息前後,PMI往往從低點快速回升,一般回升約2個月、回升至50以上。PPI:一般在最後降息前後2個月,PPI同比一般見底企穩甚至回升。3)基本面無需過度擔憂,中美都走向去庫存的尾聲,就國內而言,“量+價”可能企穩。美國是全球主要需求國,中國是全球主要生產國,美國從22年开始的去庫存,一定程度導致了全球生產國的“量價齊跌”;目前美國的庫存增速和庫銷比已經接近疫情前水平,對應國內的工業企業庫存增速(量)和PPI(價)接近了歷史低點,後續“量+價”有望在Q3企穩,對應國內基本面無需過度擔憂。

外部變化:聚焦七月美聯儲議息會議。1)就業整體壓力有所減緩:鮑威爾在議息會議表態,勞動供需缺口有所緩解。數據層面也確有反應:工資增速放緩,非農就業趨勢向下且經常下調前值。但非農就業初值持續超預期,或引發市場擔憂。2)通脹趨勢放緩:通脹分項看,聯儲最關注的住房已過拐點、核心服務趨勢向下。綜合就業和通脹,看之前持續高位的美國服務業景氣在回落,長期加息動力在減弱。聯儲長期預期擡升,致使加息預期增加。6月議息會議中,聯儲提升了23年經濟增長的預期、降低了就業率預期,即聯儲預期軟着陸概率增加;同時聯儲提升了23年核心通脹預期,對通脹問題憂慮增加。由此,聯儲當時年內可能再加息2次。

重視高股息低估值資產的配置價值:1)震蕩或下跌市場中,高股息策略更有效。高股息在市場不好時更抗跌。市場走弱時中高股息策略的防御性是其超額收益最主要的原因。高股息公司往往估值低、波動性低、業績增速相對也低。當市場走弱時流動性收縮或風險偏好回落壓制市場估值時,因高股息估值對貼現率和風險溢價相對不敏感,所以股價受損相對較弱。2)進可攻:中證紅利成分與經濟周期關聯較大,在經濟觸底回升和復蘇時期或者階段性企穩,中證紅利指數均能取得超額收益。3)退可守:無論是短期急跌造成的風險偏好回落,還是中期風險偏好持續下行,中證紅利指數都相對跑贏萬得全A。回顧貨幣收水、估值收縮年份,紅利指數盈利和估值相對穩健。

行業比較組合跟蹤:周期方向推薦畜牧養殖、禽養殖;高端制造方向推薦航空裝備Ⅱ;電新推薦風電零部件、電網一次硬件、火電發電運營;大消費推薦黃金珠寶、酒店餐飲及休闲、白酒Ⅱ、乳制品、休闲食品、裝修建材

中觀景氣組合跟蹤:當下等待產業催化和經濟政策、外部波動較大的背景下,重視中報業績:1)數字經濟(運營商、軟件开發)。2)新能源(光伏、風電)。3)可選消費(乘用車、白色家電)。

外資行業組合跟蹤:1)近3個月外資主要流向電力設備及新能源(172億元)、機械(94億元)、汽車(79億元)、電力及公用事業(46億元)、醫藥(46億元)等方向;2)二級行業方面,近3個月外資主要流向電氣設備(76億元)、新能源動力系統(74億元)、計算機設備(56億元),建議關注外資流入方向。

風險提示:聯儲加息超預期、海外金融風險超預期、中美博弈超預期、歷史經驗失效等

注:本文摘自財通證券2023年7月2日研報《關注中報業績方向--7月市場策略觀點》,報告分析師 :李美岑S0160521120002、王亦奕S0160522030002、張日升S0160522030001、王源S0160522030003、徐陳翼S0160523030003



標題:財通策略:關注中報業績方向

地址:https://www.iknowplus.com/post/9823.html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